ID: 22113685

2.3卤代烃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11-2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5981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选择性,2020,科版,化学,学期
  • cover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沪科版选择性必修三2.3卤代烃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向苯和液溴的混合物中加入铁粉,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验证苯发生了取代反应 B.将酸性溶液分别滴入和中,鉴别两种有机物 C.将饱和食盐水滴加到电石中,制备乙炔气体 D.检验中的溴元素:将与溶液混合加热,静置,向上层清液加入溶液,观察现象 2.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共热,所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B 向NaBr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溶液变蓝 非金属性:Cl>Br>I C 用两支试管各取5mL0.1mol/L的KMnO4溶液,分别加入2mL0.1mol/L和0.2mol/L的H2C2O4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后者褪色更快 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D 分别向盛有0.1mol/L醋酸和饱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等浓度Na2CO3溶液 前者产生无色气泡,后者无明显现象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A.A B.B C.C D.D 3.下列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有机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溴中毒时,要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B.铝热反应非常剧烈,操作时要戴上石棉手套和护目镜 C.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应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出 D.溴乙烷与的乙醇溶液共热后,向溶液中加入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有生成 5.为探究一溴环己烷(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滴入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戊烷也称异戊烷 B.乙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常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C.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 D.烷烃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7.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性能碳化硅属于无机材料 B.工业上合成氯乙烷采用加成反应比采用取代反应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C.发酵粉中含有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鹤林玉露·一线斩史》:水滴石穿,水滴石穿只包含物理变化 8.下列关于溴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烃类物质 B.可发生消去反应获得乙烯 C.与苯的混合物可利用分液漏斗分离 D.能使溴水因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 9.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萃取、蒸馏、重结晶和色谱法都可用于分离提纯有机物 B.用质谱法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可推断其结构简式为 C.配制240 mL 1.0 mol/L醋酸溶液需用到的所有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 D.鉴别氯丁烷和溴丁烷所需的试剂:NaOH溶液、溶液 10.苯乙烯可发生如下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苯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共平面 B.X的结构简式可能是,该反应需要控制温度减少碳碳双键被氧化 C.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D.聚合物Z的结构可表示为 11.丙烯可发生如下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烯分子中最多7个原子共平面 B.X的结构简式为CH3CH2BrCH2Br C.Y与足量KOH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丙炔 D.聚合物Z的链节为 12.一溴环戊烷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转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丁的结构简式为 B.乙和丙均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C.生成甲和生成丙的反应类型不同 D.丙酮()与乙互为同系物 13.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