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 课题 走近我们的老师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分析: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针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核心素养培养,第二学段(3-4年级)的目标培养即尊敬师长,体会师长的辛劳;针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核心素养培养,第二学段(3-4年级)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 (2)教材分析: 《走近我们的老师》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主题下的第二课,本单元共三课:《说说我的学校》《走近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聚焦儿童校园生活,分别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从人与物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认识自己的学校,理解学校的教师及工作人员的劳动,对学校形成全面的、立体的、深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校爱的情感。本课主要承接一年级上册“第三课 我认识您啦”,深化对老师的认识,特别是尊师和爱师情感的教育,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与老师沟通,理解和体谅老师,提升师生交往能力。 2.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于教师的了解和认识有限,呈现出模糊和碎片化倾向。虽然学生与老师朝夕相处,但是对教师工作理解仅限于与教师接触的部分,对老师无声的付出认知不清,对老师的一些做法无法理解,在与老师沟通交往上也有一些困扰。因而,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与老师沟通,学会理解和体谅老师。 3.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讲述和老师之间的故事,感受老师的爱,加深尊师、爱师的情感。 (2)结合具体事例,思考、分析老师处理事情的原因,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通过案例分析,学会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处理与老师的小矛盾,懂得理解和尊重老师。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学会处理与老师的小矛盾。 难点:加深尊师、爱师的情感 5.学习评价设计 采用学生个人评价、学生相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课堂参与、课后作业等形式,对学生参与意识、表达能力、知识运用等方面及时进行反馈,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进行调整。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趣味导入,激发情感教师活动1 1.课前小游戏,猜猜我是谁。 2.引出课题“走近我们的老师”学生活动1 1.根据图片猜想 2.学生思考与表达。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猜猜我是谁”的趣味小活动,借助教师图片,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兴趣,引发学生与老师的回忆,并引入主题“老师”。环节二:畅谈事例,感悟师恩教师活动2 1.提问:在幼儿园或小学阶段,你和老师之间还有哪些温暖的故事? 2.案例展示,感悟师生情。 3.时光轴总结:老师伴随学生成长。 4.课前调查展示:在与老师相处中,遇到过的不理解老师做法的情况。 5.针对学生的“不理解”,同学们怎么看? 6.听听老师的回应。学生活动2 1.同桌分享交流自己与老师的故事。 2.全班交流分享。 3.思考并感悟老师的爱。活动意图说明:课前通过讲述与老师之间的故事,感悟师生之情;通过案例展示,理解老师的做法,加深尊师、爱师的情感。环节三:集体讨论,学会沟通教师活动3 1.播放视频:放学值日时。 2.提问: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办? 3.分析:不同做法产生的不同结果。 拓展尊师重教案例。 总结提升。学生活动3 1.观看视频情境。 2.独立思考。 3.同桌交流。 4.全班分享。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结合具体事例,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处理好与老师的小矛盾,丰富学生对尊重老师的理解。环节四:课堂小结,升华情感教师活动4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我们讲了这么多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脸上洋溢着幸福、美好,同时你们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