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第14节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统编版)六年级 上 第2课时 1 2 3 4 5 6 7 素养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 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学生能够理解并认同国家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法治原则,形成对法治的尊重和信仰。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思考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监督的责任感,理解自己作为公民在监督国家权力运行中的责任和角色。 2 新知导入 观察右边的图片,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 权力运行需要监督 3 新知讲解 如果权力运行不受监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 行政机关的权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所以他们怎么行使权力不用人管,是这样吗? 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是不是要受到惩罚? 人大代表审议政府的工作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吗? 如何进行监督?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监督方式 多个方面 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 民主监督 司法监督 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 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一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一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公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监督呢? 事例 监督方式 写举报信,实名举报某国家工作人员收取他人巨额钱财。 撰文在报纸上发表,直接指出某机关工作中的问题。 书信 报刊 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国家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监督呢? 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信息公开是国家机关主动接受监督的好做法。 什么是信息公开?谁公开? 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等合法的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包括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需要公民广泛知道或参与的信息,各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接受监督。 监督行政机关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1.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 3.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起作用了,制度不是稻草人,效果就出来了。 ———习近平 2.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 ———邓小平 王欣的爸爸刚开了一家饭馆,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检查时,认为饭馆的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吊销了饭馆的许可证。 认罚吧,老百姓哪能告政府,就是告也告不赢。 我不服,要去告他们! 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