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 学习目标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2.再读诗歌,品读意象 3.读懂诗人,体悟情感 抬头望月,俯身看花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代表作品有《静夜思》《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等。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 入 / 平羌 /江水流。 夜发 / 清溪 / 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作者的友人 半边,半个 月影 倒映入 青衣江 流动 出发 清溪驿 驶向 顺流而下,前往 峨眉山上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面 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直奔三峡,想念友人却难以相见,恋恋不舍地前往渝州。 岐王 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 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经常 崔涤,指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在兄弟中排行第九,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峨眉山月歌》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 唐 李白 唐 杜甫 意象 情感 月,江水核心意象是月 岐王宅 崔九堂前 落花 再读诗歌,品读意象 诗人在秋夜里乘舟远游,涉及五个地名,渐次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和感时伤世之情。 我为诗歌绘画面 好一幅 !此时的 诗人 面对 抒发了 如:好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此时的李白胸———四方之志”, 为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梦想,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的流露面对高悬明月,月随水流,抒发了故土的依依不舍,少年的梦想 达标检测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 2、《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 。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 。 4、《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 。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思故园 月夜闻笛声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 ———边塞诗征战诗 边塞诗介绍 学习目标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2.再读诗歌,品读意象 3.读懂诗人,体悟情感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qiǎng 行营 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故乡 勉强 重阳节在军营思念长安故乡 靠近、接近 我在远方遥望故乡长安的菊花,这时大概靠近着战场开放了 化用陶渊明典故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 然而在这战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