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16623

1.2 快与慢(共20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6971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第二节 快与慢 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训练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知道速度的概念、单位、物理意义,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一些运动的大致速度。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特点。 【重点】(1)能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运算。 (3)能判断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难点】(1)两个速度单位间的换算.(2)熟练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新课导入 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蜗牛爬行 歼20翱翔蓝天 游隼俯冲 猎豹捕猎羚羊 旗鱼遨游大海 新知探究 方法一: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多少(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路程越多,物体就越快)———观众的方法 方法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时间越短,物体就越快)———裁判的方法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知识点 比较运动的快与慢 一 新知探究 思考:以上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要么时间相同,要么路程相同。 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快慢? 高铁10min行驶54km 汽车1小时行驶108km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即速度。 路程 时间 速度 新知探究 2.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3)公式: 变形式:s=vt, v表示速度 s表示路程 t表示时间 新知探究 (1)速度的单位 ①基本单位 m/s、m·s-1,读作:米每秒 ②常用单位 km/h、km·h-1,读作千米每小时 ③单位换算 1m/s= 3.6km/h 新知探究 若某同学跑100 m用了14s,而你用25 s跑了165 m,将跑的路程和所用时间代入速度公式,比较这两个速度的大小,看看谁跑得更快。 比较两人的速度 甲: 乙: v甲 > v乙 甲跑得更快 新知探究 例题 1. 5m/s= km/h;90km/h= m/s。 2.三位同学一起出行,小张骑电动车以25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王以2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4k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18 25 新知探究 例题 3.一列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800m的桥梁,火车长600m,火车全部通过该座桥梁所用的时间为 s。 【解析】火车过桥速度v=144km/h=40m/s,火车通过该桥梁所行驶的路程s=s桥+s火车=1800m+600m=2400m,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t= 60 新知探究 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上图中的两列列车的行驶路线有什么不同 1.机械运动的分类 知识点 直线运动 二 新知探究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0 0 10 s 20 s 30 s 40 s 300 m 600 m 900 m 1 200 m 0 0 10 s 20 s 30 s 40 s 200 m 1 200 m 450 m 750 m 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新知探究 (1)匀速直线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 2.匀速直线运动 0 0 10 s 20 s 30 s 40 s 300 m 600 m 900 m 1 200 m 新知探究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和v-t图像 (1)s-t图像:一条过原点的直线,s与t成正比,即 的值不变。在同一坐标图中,斜率越大,速度越大(即v甲>v乙)。 (2)v-t图像:图像与t轴平行,v是定值。在同一坐标图中,截距越大,速度越大(即vA>vB)。 4.平均速度 定义: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