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16637

1.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

日期:2025-04-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99577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张,科版,学年,2024-2025,PPT,测量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第四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训练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能正确使用刻度尺、秒表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 2.会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物体的运动快慢变化情况。 学习目标 【重点】学习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难点】实验的具体操作并会解决实验中的各种问题。 新课导入 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做的是变速运动。我们知道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 区间测速长度3.9km,限速60km/h 高铁出站和进站时速度变化 平均速度该如何测量呢? 情景再现: 南南正在进行100m 赛跑的赛前训练,一旁观看的同学议论开了:有同学说南南在中间一段路程(约在30~70 m内)的速度几乎没变;有同学则认为在这段路程中,南南的速度明显变化了。 问题提炼: 南南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新知探究 情景迁移: 探究物体沿斜面滑下的例子: 猜想与假设: 物体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物体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不会变化。 提出问题: 物体沿斜面滑下,其下滑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新知探究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1. 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 3. 如何得出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2. 如何研究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新知探究 实验目的 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 长木板、小车、挡板、刻度尺、秒表、木块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安全 警示 在每次实验中都要有安全意识,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伤到自己和他人,避免损坏实验器材,保护实验环境等。 新知探究 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计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新知探究 实验步骤 1.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做成斜面,使小车在斜面上释放后能向下运动。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2. 标记小车从斜面上释放时前端的位置,将挡板放置在斜面底端。 提问1:斜面坡度能不能过大或者过小? 坡度过大,小车运动太快,用时太短,会增大测量时间的误差; 坡度过小,小车做变速运动不明显,甚至可能不动。 新知探究 实验步骤 3. 用刻度尺测量标记处到挡板的距离s,将测量结果记录到表中。 4. 将小车从标记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标记处向下运动到撞击挡板所用的时间t,将测量结果记录到表中,重复多次并计算小车通过路程s的平均速度。 提问2:实验时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小车从静止释放? 由静止释放,则每次小车的初速度都是0,都相同。 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新知探究 实验步骤 5. 将挡板置于标记处到斜面底端的中部,仍让小车从标记处由静止开始释放,采用相同的方法测量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进行记录。 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同组的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一次,并对比。) 新知探究 测量次数 路程 s/m 时间 t/s 平均速度 v/(m·s-1)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 测量数据记录表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通过你记录的数据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 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快。 新知探究 提问3:实验时还没有释放小车就开始计时会导致什么结果? 导致时间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速度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提问4:实验时小车还没到斜面底端就停止计时会导致什么结果? 导致时间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速度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新知探究 交流讨论 1. 分析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讨论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2. 实验时,改变长木板的倾斜程度(未改变木块的位置)对小车的平均速度有哪些影响? 3. 实验时,应该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