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列举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 2.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及指挥者是? 3.阐明中共抗日战略总方针的文章、作者及内容? 4.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6.敌后战场有哪些战斗形式? 7.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8.敌后战场的作用? 9.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什么政策? 10.百团大战的指挥者、作战地点、主要目标和意义?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平型关大捷;林彪 ①《论持久战》 ②毛泽东 ③内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延安 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彭德怀;华北地区 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意义: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囚笼政策 八 上 历 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温故知新 这首歌以慷慨激昂的旋律,展现了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丽画卷。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黄河大合唱》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9.18-1945.9.2 第22课 一寸山河一寸血 全民族浴血奋战 2022新课标 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通过史实,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二、中共七大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 全民族抗战 2. 中共七大 3.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战略反攻 (2)日本投降 自主学习 4.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日本改变策略 ①原因 ②变化 ③皖南事变 (2)表现 ①中国共产党 ②中国国民党 ③社会各阶层 ④全国各民族 (1)时间 (2)地点 (3)主要内容 (4)意义 (1)主要原因 (2)性质 (3)意义 1.日军改变策略 一、全民族抗战 (1)原因(背景)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七七事变 平津沦陷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南京沦陷 南京大屠杀 徐州会战 徐州沦陷 武汉会战 广州、武汉沦陷 1931年9月 1937年7月 1937年8月 1937年12月 1938年5月 1938年10月 结合地图和课本内容思考,日本面临什么困境? 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改变策略 1.日军改变策略 一、全民族抗战 (2)变化(策略) 那时,日本“至少每月一次间接及非正式的表示求和之意,并日益提出较优惠的条件”。 ———蒋介石 结合材料思考,日本采取了什么新策略? 政治诱降为主 军事打击为辅 加紧进攻 加强军事统治 加紧经济掠夺 对国民党 对共产党 对占领区 亲日派 顽固派 1940汪伪政权 1941皖南事变 坚持抗战, 大生产运动 配合敌后游击战 中国主流? 观看视频,了解皖南事变的概况 皖南事变 2.皖南事变 一、全民族抗战 1941年1月4日-13日 叶挺 项英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全民族抗战 日本改变侵华策略,汪伪政府建立,皖南事变发生,但是依旧改不了全民族抗战主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左权 张自忠 (1891-1940) 材料1: 西南联大800多人从军。联大学生担当陈纳德飞虎队战地翻译大显身手。 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