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18368

14.1 电是什么 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74337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九年级,科版,物理,初中,14.1
  • cover
(课件网)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训练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大量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2.知道电荷有两种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 4.通过交流和讨论,认识验电器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了解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重点】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 【难点】验电器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新课导入 静电现象 新知探究 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自来水细水流,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知识点 摩擦起电 1 新知探究 将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细水流,水流会被_____ 吸引 1 知识点 摩擦起电 新知探究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摩擦起电.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思考 思考生活中油罐车尾部为什么总有一条铁链拖地 答:行驶中的油罐车里的油跟油罐壁摩擦,使油和油罐带上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火花放电,酿成事故。因此,在油罐车尾部常接一条拖地的铁链,将油罐上的电荷随时由铁链导入大地,以保证安全。 将两个气球充气后挂起来,让他们碰在一起,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新知探究 迷你实验 新知探究 知识点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2 a.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b.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c.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相互排斥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新知探究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 (1)正电荷: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的带电荷规定为正电荷,可用“+”表示. (2)负电荷: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可用“-”表示. 归纳总结 新知探究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新知探究 知识点 验电器 3 验电器的构造 你能说出现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了电吗?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由于电荷的转移,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箱因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 思考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在用验电器检验物体的带电情况时,将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转化为验电器的金属陌张开角度的大小。 验电器检验带电体用到了什么物理思想呢?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把物体与验电器金属球相接触 验电器金属箔张开 带电 验电器金属箔不张开 不带电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原子 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呈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2.原子结构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电子 带正电 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 束缚电子 能力弱 束缚电子 能力强 新知探究 知识点 静电感应 4 当带电的物体与未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与带电体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电荷性质相同的电荷则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的另一端。 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