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特点;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的等; 3.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一.电的应用 1.历史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从此进入“电气时代”。 历史解释 汽车 电灯 飞机 放映机 一.电的应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阅读材料,试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一: 材料二: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②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电的应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阅读材料,试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科 学 技 术 物理学 生物学 化 学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德国植物学家施菜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 材料三: 3.科学基础: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一.电的应用 3.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概况 阅读课文,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概况? 时 间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兴起国家: 主要标志: 特 点 : 美国、德国 电力的广泛使用 ①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②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③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日本、俄国); ④重工业占主导地位。 电机 一.电的应用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根据课本18—19页梳理电机的发展过程? 理论基础: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代表人物及成就: ①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②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的纷纷问世。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电灯 电报机 发电厂 一.电的应用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根据课本18—19页梳理内燃机的发展过程及意义? 内燃机的发明: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煤气内燃机 柴油内燃机 汽油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意义: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一.电的应用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根据课本19—20页梳理交通工具的发明过程及意义? 汽车的发明: 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②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一.电的应用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根据课本19—20页梳理交通工具的发明过程及意义? 飞机的发明: ①1903年12月,莱特兄弟试飞成功。飞机的发明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宣告航空时代的到来。 ②1909年中国冯如制造出更先进的飞机,被誉为“中国创始飞行大家”。 莱特兄弟和他们的飞机 二.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根据课本21页梳理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 化学工业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 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186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