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20845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跨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我学曹冲来称象

日期:2025-04-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432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跨学科
  • cover
三年级数学跨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我学曹冲来称象 ———曹冲称象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结合“曹冲称象”故事情境,巩固和加深对千克、吨的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等量的等量相等”“总量等于分量和”两个基本事实。 2.在模拟“我学曹冲来称象”的实验中,体验称庞然大物质量的度量过程和方法,尝试运用等量代换进行推理计算,发展学生的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学习曹冲细心观察、主动思考的学习品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穿越时空,感悟数学思想。 和学生一起走进经典故事--曹冲称象。说一说,从故事中都学到了什么 现在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引出课题--我学曹冲来称“象”。对于这个故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审视曹冲称象的故事,根据故事内容提出相关联的数学问题,既体现了语文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同时也促进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二、模拟称象,体验称量方法。 活动一:“我学曹冲来称象”。 (一)出示任务。 小组合作,借助缩小版的学具,模拟实验“我学曹冲来称象”,想办法称出大象模型的质量。 材料准备:大象模型、水槽、透明小方盒、记号笔、石头、秤等物品。 (二)分组实验。 先明确实验要求,再进行操作。 ①清点实验器材; ②讨论并确定称量策略; ③合作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和实验结论; ④整理实验器材。 (三)小组演示汇报。 先把小方盒放在水槽中,再把大象模型放入盒内,等待平稳,做好标记接着把大象模型拿出来,一块一块放入石头至标记处,最后计算这些物品的总质量,得出肥皂的质量是395克...... (四)对比反思实验过程。课件出示肥皂的质量是400克。 指出:同学们称的结果各不相同,对于错误的结论,需要重新实验。有些不同是不可避免的,叫做误差,结论在400克左右的,说明误差较小。在进行实验时,要尽量较少误差。如果相差很多,请学生反思实验过程,查找原因,课下再试一试。 小结:“模拟称象”实验中,虽然过程有差别,但我们都用了化整为零的数学思想。我们利用船的沉浮,可以实现将大象的质量转化为石头的质量,这两个相等的量叫做“等量”,这里实际上运用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我们根据“等量代换”和“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测出肥皂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再现“曹冲称象”的过程,数学与科学深度融合,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核心,通过深度挖掘“称象”的实验过程和精细化处理,将数学知识与实践过程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亲手操作、观察、总结,感受古人的聪明和智慧,真正让学生从书本回归生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二:回顾实验过程,总结活动经验。 (一)出示任务: 在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二)分享交流: 生1:肥皂模型要放中间。 生2:称量的物品要分布均匀。 生3:标记的时候,在外面容易被水冲消失了。 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来源于刚才的操作体验,都值得表扬。实验看似简单,也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设计方案时,多思考,多次实验,发现问题、调整策略解决问题。 活动三:现代版称象,感受现代科技。 (一)出示任务: 1.古时候虽然没有像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称量工具,但曹冲小朋友想到了等量代换的方法,化大为小,将象的重量转化为各块石头的重量和。现在我们有了更先进的工具和知识。要称一头大象的重量,我们可以怎么来称呢 (查阅资料) 2.在古代为什么大象难称量 (二)分享交流: 1.悬吊法; 2.排水法; 3.脚印法; 4.现代科技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