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速记·巧练系列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 1.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大米的种植过程:(1)育秧。(2)插秧。(3)田间管理。(4)收割 (5)碾米。 3.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有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 4.畜牧业是饲养家禽、家畜的农业生产活动。 5.我国草原辽阔,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们以放牧牛羊为主。 6.林业不仅承担着国家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还肩负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要使命。 7.我国的渔业一般分为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两类。 8.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的,样样离不开农业。农业为我们提供食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 9.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参与、庆祝丰收的节日,体现了我国重视农业、尊重农民、感恩劳动的文化传统。 10.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11.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为我们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12.中国的高铁创造了叫得响的“中国品牌” ,已经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1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付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才使这个社会有序地运转起来。 14.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农民的劳作;我们所穿的衣物离不开纺织工人的劳动;我们住的房子离不开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南来北往运送旅客的列车离不开驾驶员、列车员和铁路养护工人的劳动。 15.我们家庭中的成员每天都会接受来自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服务。尽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劳动,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称呼“劳动者”。我们的父母和其他亲人也是其中的一员。 16.社会的良好运转需要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尽管不同的职业在劳动方式上存在着差别,但劳动者之间是平等的。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17.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8.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每天辛勤地劳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谢他们的劳动。 1.什么是农业? 答:农业是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部门。像饲养家禽鸡、鸭、鹅等饲养家畜猪、马、牛、羊等;种植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另外,渔业(水产品)、林业、畜牧业等都属于农业的范畴。 2.生活中有很多行业离不开农业,请你列举一些说一说。 答: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比如棉花、养蚕可以为工业织布提供原材料,种植的树木可以为家装行业和建筑业提供原材料等。 3.说一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 答:“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参与、庆祝丰收的节日,体现了我国重视农业、尊重农民、感恩劳动的文化传统。 4.大米是怎么来的? 答:春天,水稻的种子被均匀地撒到育秧田里,经过精心,不久,便会发芽长成秧苗。然后,秧苗又被从育秧田里请出来,分成一撮一撮地插到水田里。为了让秧苗长得更好,农民伯伯顶着烈日,给它们浇水、施肥、喷农药、拔野草……在农民伯伯的照料下,秧苗都长出了嫩嫩的稻穗。稻穗越长越大,颗粒也越来越饱满,稻穗就成熟了。这时,农民伯伯便会将稻穗收回家中,先用脱粒机从稻穗上把稻粒脱下来,然后再把带皮的稻粒送进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