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31767

4.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111209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选择性,生物,人教,学年
  • cover
(课件网) 4.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能够阐述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能够举例说出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能够说出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议。 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 如何平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 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截止2023年02月24日,全球 238 个国家人口总数为 7,898,236,143人 其中中国以 1,447,301,400 人位居第一 思考:为什么人口快速增长,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人类生活和生产会消耗地球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物,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如果将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 【任务一】1.阅读课本82页第1-3段和83页1-3段,明确生态足迹的概念和特点。 1、生态足迹: 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_____(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_____和_____,又叫生态占用。 人口单位 生产资源 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1)概念: (2)换算: 一个人粮食消费量 生产粮食所用耕地面积 可转换为 一个人排出的CO2 吸收CO2需要的森林、 草地或农田的面积 可转换为 (3)内容: 某一单位人口 需要 产生 资源 废物 建设用地 林地 草地 耕地 渔业 碳足迹 交通、住房、工业、水电库区 木材、纸浆、薪柴 畜牧产品 农产品、饲料、橡胶 水产品 吸收化石燃料排放的CO2 所需的森林面积 (4)特点 ①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为减小生态压力,应减少生态足迹的值。 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生活方式 生产资源 吸纳废物(碳足迹) 步行 开车 占用 吃蔬菜 吃牛肉 养牛需要 吸收尾气需要森林面积 养牛比种菜排放更多CO2 思考:为什么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 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CO2就越多,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就越大 思考: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有哪些呢? 资料1:18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世界人口增长情况,以及未来几十年预测情况如下图所示。 不一定。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 讨论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是不是人均生态足迹就小呢? 任务2:阅读教材第84页资料,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资料2:有研究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增长了约2倍,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下图)。 地球早已进入生态超载的状态。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总和 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面积总和 地球提供的 人类需要的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总和 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面积总和 地球提供的 人类需要的 讨论2:如何降低生态赤字? 提高生态承载力 降低生态足迹 ①保护耕地;加大农、林、牧等投入;开发新能源; ②低碳出行;提倡素食;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资料3 17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只有大约0.028%,而2016年,这一数值已经超过0.04%。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结化石燃料的使用、水泥的生产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等。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资料4 2010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为2.2全球公顷,约为世界人均值的85%,却是我国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倍多。而且,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球人均水平,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球人均值的1/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