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46174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490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文化交流,单元,第四,学期,传播,必修
  • cover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B卷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13世纪以后,中东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宫廷画中均能在显要位置看到中国瓷器的地位。同样,从16世纪开始,在欧洲许多油画作品中也能看到瓷器的影子。这说明以瓷器为载体的海外贸易( ) A.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B.使中国成为近代世界贸易中心 C.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习惯 D.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河 2.考古学家曾在土耳其海岸发现一艘公元前1310年左右的沉船。船上有大量来自塞浦路斯的精制的铜锭,数袋钴矿石、绿松石、多件乐器,产自迦南的橄榄和染料,非洲的黑色硬木,埃及的黄金首饰,产自意大利和希腊的刀剑,还有产自波罗的海的琥珀和埃及王后奈费尔提蒂的印章。据此可知( ) A.埃及控制着地中海地区的航海贸易 B.地中海是这一时期世界贸易的中心 C.希腊人是这一地区贸易的主要力量 D.商贸往来成为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 3.近代以来,茶叶通过东印度公司远销英国,英国人用茶叶这种舶来品搭配茶点与改良过的陶瓷茶具,创造了内涵丰硕、形式优雅、享誉世界的“英式下午茶”。中国开埠以后,英式下午茶这种饮食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丰富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社交活动。材料意在强调( ) A.文化价值是茶备受欢迎的主因 B.经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首要方式 C.文化在互鉴交流中得到了发展 D.茶文化得到全球民众的广泛接受 4.宋代,为了方便计算,九九乘法口诀得到迅速传播。中医药方面也吸收印度与西方的医药知识,把曾经不易记诵的药方改编成方剂歌诀。民间还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百科全书”。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民间力量壮大助推社会转型 B.社会文化世俗性凸显 C.中外之间文化交流蔚然成风 D.理论研究成社会时尚 5.如图为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采桑图》(图中左侧女子正在采桑,右侧一孩童在护桑。有学者认为这个女孩是龟兹人)。由此可见,当时( ) A.民族政权并立 B.丝绸之路较畅通 C.女性地位提高 D.该地丝织业发展 6.新中国成立后,云南昭通出土了汉代的“蜀郡铁插”、中原地区的博山陶炉,云南昆明出土了五铢钱、中原铜镜等汉代实物。《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了巴蜀商人如卓氏、程氏等冶铁铸器倾销云南。由此可以证实,汉代( ) A.西南地区与中原的经济交往密切 B.云南地区的农耕生产十分发达 C.丝绸之路开通推动西南地区开发 D.郡县制度在西南地区普遍推行 7.16世纪末至19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如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白银等传入中国。据此可推知,该航线( ) A.使西班牙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B.推动欧洲封建政治制度解体 C.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发展 D.带来了地中海沿岸经济繁荣 8.利玛窦的意大利姓名是玛泰奥·利奇(MattoRicci)。为了让被中国人视作“旁门左道”的天主教真正植根于中国土地,有必要以学术为媒,借西洋科学、哲学、艺术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敬重。为了带上中国姓名的韵味,他自称姓“利”名“玛窦”;在服饰方面,利玛窦改服儒士长衫,以优游于士大夫群中。利玛窦此举意在( ) A.弘扬中国儒家文化 B.利用文化交流减少传教阻力 C.传播西方先进科技 D.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9.明代西北地区茶马贸易频繁,弘治年间陕西大旱,朝廷利用“开中法”,向自愿往灾区运粮的商人供给一定数量的茶叶作为回报。这一做法( ) A.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灵活性 B.提升了商人群体的政治地位 C.强化了对边疆的直接控制 D.保障了社会救济体系的运转 10.成书于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印度见闻录》是阿拉伯人根据唐代来华阿拉伯商人苏莱曼等人的见闻所撰,书中“贝与狐狸相争”的故事与中国古籍《战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