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练习 一、单选题 1.某省出台“以技提薪”新政策,职工获得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技能认定后,每月可分别增加1000元、500元、200元技能津贴。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 ①促进技能人才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②提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性生活补贴 ③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加合理的薪酬 ④激发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该决定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 ◇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提升至20年 ◇为临近退休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 ◇加强对就业年龄歧视的防范和治理 …… 上述规定预期会产生的社会影响有( ) A.充实社保基金,缓解人口老龄化 B.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年轻人就业 C.开发人力资源,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D.避免就业歧视,保障老年人就业权益 3.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有利于( ) ①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②增加全社会劳动力有效供给和有效利用 ③更好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如图是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长(%)情况。从数据中可以推断( ) A.2020年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于2019年11月 B.通过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国的消费潜力将被不断释放 C.居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和完善推动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D.市场物价持续走低提高了居民的消费热情和消费水平 5.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随着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提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属于( ) A.劳动性收入 B.财产性收入 C.初次分配 D.再分配 6.“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是失能老人家庭普遍面临的照护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国从2016年开始,探索试点了一种社会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这是国家推出的一种由政府主导、失能人员参保,向失能人员提供基本护理服务的社会保险政策。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长护险”目前已在49个城市开展试点,累计超过235万人享受了“长护险”待遇。国家推出“长护险”( ) ①通过互助共济,满足被保险人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②有利于回应群众的民生需求,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 ③能够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 ④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险在改善民生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年10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落实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政策。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加强服务渠道建设,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上述举措( ) ①能够把更多的人纳入保障范围,助力实现共享发展 ②旨在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高福利社会 ③表明政府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④说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第三次分配是是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