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美版(黄宗贤)(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 5.3最爱中国红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最爱中国红》是人美版(黄宗贤)美术一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中国红作为一种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色彩,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册教材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美术的基本元素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最爱中国红”这一课题,通过对中国红这一独特色彩的深入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还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材内容结构 教材首先以生动的图片展示了各种红色的物品,如红灯笼、红对联、红窗花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红的鲜艳与美丽。接着,通过文字介绍了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如红色代表喜庆、吉祥、幸福等。最后,教材设置了一些创意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红色进行美术创作。 (三)教材特点 1.贴近生活:教材选取的内容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红色物品,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2.文化内涵丰富:教材深入挖掘了中国红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注重实践:教材设置了多个创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色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中国红,了解中国红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掌握用红色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红色创作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美术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国红的美丽和魅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认识中国红,了解中国红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掌握用红色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 2.如何启发学生运用红色进行创意美术创作。 五、教学策略 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红的美丽和魅力。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春节、婚礼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中国红的应用。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红色实物(如红灯笼、红对联、红窗花等)、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红色颜料、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红色颜料、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一组红色的图片,如红灯笼、红对联、红窗花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红色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红的美丽和魅力。 2.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这些图片中的颜色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引出课题做铺垫。 3.引出课题:最爱中国红。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认识中国红 1.展示红色的颜料、彩纸等实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红的颜色特点,加深学生对中国红的认识。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红是什么颜色吗?它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