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50551

2025年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五)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611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
    2025年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五) 一、选择题 1.(2025七上·阳山月考)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战国铁制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拓片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考古挖掘的历史文物是研究远古时代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说明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是研究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的第一手史料,故选A项。 “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是研究西周时期,用炭炎取暖的一手史料,不适合研究中国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排除B项。 “战国铁制农具”是研究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和推广的一手史料,不适合研究中国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排除C项。 “汉代耕作石画拓片”可用于研究汉朝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不适合研究中国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史料运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史学研究材料的相关知识。 2.(2024七上·荣县月考)归纳、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 A.都使用打制石器 B.都会缝制衣服 C.都会人工取火 D.面貌都与古猿相似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3.(2024七上·长春月考)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 A.进行“削藩” B.颁布“推恩”令 C.大封同姓诸侯王 D.设刺史制度 【答案】B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和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是使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小,巩固了中央集权,B项符合题意; A:直接进行削藩的是汉景帝,导致了七国之乱,A项不符合题意; C:大封同姓诸侯王的是汉高祖,与汉武帝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刺史制度目的是为了监察官员,而非为了削弱地方诸侯势力,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推恩令”,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2024七上·长春月考)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B.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等六国 C.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答案】C 【知识点】秦灭六国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可知“史实”是客观发生的具体事件或事实,而“史论”则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等作出的评价或结论。“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属于对秦朝性质的一个总结和评价,因此是“史论”,C项符合题意; A: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是客观史实,没有评价,A项不符合题意; B: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等六国是客观史实,B项不符合题意; D: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是客观史实,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史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2024七上·合江期中)小华通过有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考古发现得出了“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更进步”这一结论。这是因为山顶洞人(  ) 北京人遗址 山顶洞人遗址 砍砸器、刮削器 穿孔骨针、石珠 A.能够制作生产工具 B.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