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52567

【核心素养目标】 第六章 第三节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220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物理,八年级,北师大,学年,2024-2025,教案
  • cover
第三节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 1.物理观念: (1)通过测量密度的实验,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密度的概念。 (2)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科学思维: (1)在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体会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培养运用科学方法和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密度公式的运用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物质密度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3.科学探究: (1)会正确使用量筒(杯)测量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的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认真对待科学实验的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难点:实验误差分析,测量密度的特殊方法。 天平、砝码、量筒、小石块、盐水等。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不同,因此当我们发现未知物体时,可以通过测量其密度来鉴别其物质的种类。那么如何正确测量物体的密度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探究点一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提出问题: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我们利用刻度尺测量规则铝块的长、宽、高,通过计算得出其体积,当待测物体为不规则固体或液体时,我们该如何测量它的体积呢? 学生回答: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教师演示:用量筒测水的体积。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并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量筒或量杯应注意哪些问题? (2)怎样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 学生讨论后回答: (1)量筒或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①读数的时候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②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形液面的底或凸形液面的顶相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如果视线不水平,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2)先向量筒中加入适量水,读出并记录水的体积V1,然后把小石块放入量筒,读出并记录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利用V2-V1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探究点二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石块、细线、水。 3.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①向量筒中加入适量水,读出并记录水的体积V1;②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慢慢放入量筒水中,读出并记录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③取出小石块称小石块质量m。 表达式:ρ=。 分析:小石块表面沾有水,m偏大,ρ偏大。 方案(2):①用天平称量石块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并记录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并记录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表达式:ρ=。 提出问题:为什么量筒中要装适量水?细线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1)量筒中装适量的水,目的是刚好浸没石块,且浸没后不超过量程。 (2)细线的作用:防止小石块打破量筒底部。 4.实验记录表格(见教材P14表6.3-1)。 探究点三 测量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教师点评如下: 方案(1):①量筒量取盐水体积V;②称空烧杯质量m0;③将盐水倒入烧杯,称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1。 表达式:ρ=。 分析:量筒内壁残留盐水,导致m偏小,ρ偏小。 方案(2):①称空烧杯质量m0;②盐水倒入烧杯,称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1;③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取体积V。 表达式:ρ=。 分析:烧杯内壁残留盐水,导致V偏小,ρ偏大。 方案(3):①称量筒质量m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盐水,读出并记录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量筒和盐水总质量m1。 表达式:ρ=。 分析:量筒很高很细,易倾倒,不允许放在托盘上称量质量。 方案(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