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54069

【核心素养目标】11.1 杠 杆(教案)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日期:2025-02-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0357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物理,八年级,教科,学年,2024-2025,教案
  • cover
1 杠 杆 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杠杆及杠杆相关的概念。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表达式。 (3)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并能进行分类。 2.科学思维: (1)通过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合示意图建立杠杆的模型,掌握力臂的画法。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数据,推理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3)通过模型结合杠杆平衡的原理进行分析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而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总结成功的经验。 (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杠杆的分类。 教学难点:力臂的概念和画法;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浮力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两项:浮力问题与杠杆平衡问题。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置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 你认为这可能吗? 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杆,也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利用简单机械搬动巨大石块;我国古代利用桔槔在井上汲水;在现代建筑工地上,人们利用挖土机、起重机、吊车、钳子等工具进行劳动;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通过这些实例,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导入新课。 教学活动 一、杠杆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6-87,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图11-1-3所示。 要求学生举出其他生活中的杠杆。 学生分析、讨论,举例。   找出图中杠杆的共同特征———都绕一固定点转动。 教师出示羊角锤,分析使用时有一固定点。要求学生分析其余杠杆的固定点。   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支撑点转动的坚实物体都可以看作杠杆。  ———硬杆”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的受力的杆状物体,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是方的、圆的等。 要求学生再举其他例子。例如:用来拧螺母的扳手可以使我们轻易地将螺母拧紧或拧松;订书机可以很方便地把纸装订在一起。 二、 杠杆的平衡条件   出示杆秤,对杆秤进行分析,画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使用杆秤称水果,要求称不等量的水果,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示。   置疑:你为什么要这样称?对,我们要使杠杆达到平衡。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与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 1.杠杆平衡。 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作杠杆平衡。 (1)如图(a)是一个平衡的杠杆,移动一边钩码的悬挂点,会产生什么现象? (2)如图(b)所示,用带杆的滑轮向左或向右推动右边挂钩码的悬线,改变作用力的方向,这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结论: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 2.杠杆五要素。   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1)支点( O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 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 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 L1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 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力臂的步骤: (1)找准支点。 (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标出力臂。 教师列举杠杆撬石块的例子分析五个概念。画出杠杆撬石块中的各种物理量。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