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60600

2.1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课件(共34张PPT)鲁教版 地理 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2-0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13589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地理,教版,34张,大气圈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 标 要 求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阅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说出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和各层特点 2、综合思维:结合大气的组成成分,理解各成分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划分及各层的主要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结合大气圈各层特点,理解每层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地理实践力:利用某地大气层的气温、湿度等资料,分析其特点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1———大气圈的组成 1.含义:地球表面包围着的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低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干洁空气,少量的水和固体杂质。氮和氧是大气的主要成分 氮:78% 氧:21% 氩:0.93% CO2:0.03% 水汽、尘埃:0.03% 大气圈的组成 1.干洁空气 (1)氮: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含量78%)。 (2)氧:大气中含量次多的成分,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含量21%)。 (3)二氧化碳: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②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4)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大气圈的组成 3.固体杂质:(1)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 (2)可作为凝结核,促进云雨的形成; (3)会影响人的呼吸系统。 2.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中一定含量的水汽可以提高人类生活的舒适度。 降水的形成条件:饱和的水汽+凝结核+温度降低 巩固训练 关于大气组成的正确叙述是( ) A.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 B.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C.水汽和固体尘埃主要集中在高层大气中 D.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 B 思考1 大气成分的含量是否是一成不变的?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有怎样的改变?这些改变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二氧化碳的变化 臭氧的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植树造林,生态建设 排放氟氯烃化合物,导致臭氧含量减少,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导致紫外线增强,影响人类及生物正常生存。 知识点2———大气圈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臭氧层 知识点2———大气圈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____、____及_____的差异。 温度 密度 运动状况 垂直分层 气温特点 大气运动状况 与人类关系 A_____ 随高度增加而____ ____运动显著 最为密切,____现象复杂多变 B_____ 随高度增加而____ ____运动为主 适合飞 机飞行 C_____ 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 有电离层,能反射____电__波 大气圈的分层 对流层 降低 对流 天气 平流层 增加 水平 高层大气 无线 短 2.各层特征比较 思考2 对流层厚度随纬度是如何变化的?对流层的厚度会发生季节变化吗? 2.对流层的高度: (1)纬度分布规律: 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较 (17———18千米), 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较 (8———9千米) 。 平均高度为 千米。 高 低 12 2.对流层的高度: (2)季节分布规律: 同一地区,夏季对流层高度较 ,冬季对流层高度较 。 高 低 同一地区,夏季对流层高度较 ,冬季对流层高度较 。 夏季(热) 冬季(冷) 对流层高度 对流层高度 高 低 【知识小结】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