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前导入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学习目标 1.知道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校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知道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对近代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体会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 壹 教育、新闻-出卷网-的发展 壹 教育、新闻-出卷网-的发展 问题1:为什么近代中国要变革教育? 列强侵略 近代化探索 “尝考泰西之所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 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需要翻译人才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重,需要人才强国 新的时代要求 壹 教育、新闻-出卷网-的发展 问题2:阅读教材,找出清政府创办的新式学校。 1861年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1894年 百日维新 1898年 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北洋西学堂[天津大学] 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教育近代化开端 京师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南洋公学 北洋西学堂(北洋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牌匾 壹 教育、新闻-出卷网-的发展 壹 教育、新闻-出卷网-的发展 问题3:结合材料分析,新式学堂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1902年到1911年,近代学堂由700余所发展至52500余所,在校学生最高时达到163万多人,新型的大中小学、师范学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纷纷出现。清政府积极推动官费和自费留学。留学生与新式学堂的毕业生,经过考试进入到仕途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这使学生及新知识群体破坏性功能超长发挥,而建设性功能受到抑制。 ———摘编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①推动了先进中国人的救亡图存运动; ②为中国民主革命培养了大量人才; ③启迪国民思想,促进近代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普及,提高国民素质。 壹 教育、新闻-出卷网-的发展 问题4:阅读P127页,梳理科举制被废除的过程。 过程: 举措: 意义: 1902年 废除八股文 1903年 逐步废除科举制 1905年 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标志科举制 正式废除 隋朝:建立 唐朝:完善 宋朝:发展 唐太宗:进士科 武则天:殿试、武举 隋炀帝 设进士科 增名额 提地位 从优授官 明清:僵化 八股取士 壹 教育、新闻-出卷网-的发展 问题5:近代新式学堂“新”在哪里?有何作用? 学制新 课程新 目标新 人才新 《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1876年) 时间 课程内容 首年 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二年 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 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 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 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六年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作用; 传播西方先进知识 启发国人智识 培养大量人才 西学东渐 教育近代化 近代新式教育 壹 教育、新闻-出卷网-的发展 问题6: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概况? 1)新式报刊:①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法国世界报《le monde illsutré》1861年6月1日。大清上海人人种面貌与生活风俗。 法国《天下画报》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八里桥之战 ②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