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豆豆》配套教案 教学分析: 这是一首山西民歌,不仅富有山西地方特色,而且充满了儿童情趣,深受孩子们喜爱,歌曲为六声徵调式,较典型的起承转合式一段体结构。歌曲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结合紧密,出现了很有特色的音调,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信,明亮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2、能通过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3、加入身体律动表现出歌曲的节奏律动,为演唱歌曲增添趣味,增强学生的演唱兴趣。 4、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山西的地域文化和风俗,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祖国的探索欲,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自信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拾豆豆》,掌握滑音的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山西的地域特点,风俗文化,体会山西民歌的魅力。 教具准备:PPT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有一个城市被称为“文化的摇篮” ,它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你们想去这个城市走一走吗?【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1、播放视频 — 走进山西、山西美食 2、介绍山西 师:这个城市就是我们的山西,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城市,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所以,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二、歌曲教学 (一)初步感受歌曲 师:山西的小朋友们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她们经常念的一个童谣,你们能听懂童谣里说了什么事情吗? 1、按节奏念童谣《拾豆豆》 师:这个童谣非常的有趣,和老师一起念一念它吧! (师带生按歌曲节奏念童谣) 2、初听歌曲 师:原来,每到丰收的季节,那里的小朋友为了不浪费粮食,就会去拾那些收割时掉落在田间地头的各种豆豆,这首童谣还被编成了一首歌曲呢,你们听!注意听一听歌曲中拾豆豆的小朋友心情是怎样的 (欢乐,兴奋) 【播放歌曲视频,教师可以选择双响筒或者手摇铃带学生随旋律动一动】 (二)歌曲学习 师:接下来,让我们怀着欢乐,兴奋得心情,随我们山西的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下这首有趣的童谣歌曲《拾豆豆》吧! 1、歌曲节奏难点教学 (1)找出歌曲中比较难的节奏。 (2)认识学习难点节奏型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歌曲中有几个特别的节奏型,你们看(圈出重点节奏) 第一个节奏型,有一个八分音符和一个附点四分音符构成,这个节奏型的名字叫做,二拍后附点节奏型,随老师一起划拍子念一念吧。 第二个节奏型是大切分节奏,它由两个八分音符和一个四分音符构成,将两拍子划分成两个小拍子和一个大拍子,重要在中间,同样的和老师一起划一划,拍一拍吧。 第三个节奏型名字叫做前八后十六附点节奏型,由一个附点八分音符和一个十六分音符构成,伸出你们的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划一划吧。 (3)感受歌曲旋律 师:看来聪明的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中比较难的节奏型,现在,和老师一起边画旋律线,边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吧! 【播放音乐】 (4)学习滑音记号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歌曲当中像波浪线一样的记号,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这个记号是下滑音记号,我们通常用一个向下的箭头或者一个向下的波浪线表示,标有滑音记号的音,可以依据音乐情感内容的需要,向上或向下滑动。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师教生唱简谱 3、师唱简谱,学生唱第一段歌曲的歌词。 4、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第二段歌词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有两段歌词,但是两段歌词的旋律都是同一个,你们能以小组形式自主学习这首歌曲的第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