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物理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部编版 历史(九下)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了解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知道“经互会”建立和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基本史实;知道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的改革成就与局限,能分析改革失败的原因;知道东欧剧变。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懂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但并不是社会主主义制度的失败。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发展社会主义既要立足国情,又要创新;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课程标准(2022版) 了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知道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苏联的改革,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旧瓶装新酒 换汤不换药 1 新课导入 2 对抗 北约 华约 1989年东欧剧变,华约解体,1991年12月苏联解体。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普京得票率达到了76.1%,第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我们从中能够汲取什么教训?苏联的解体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为什么普京说“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 2 3 1848年 1917年 1922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十月革命胜利 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成立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3 新课讲解 史料实证 根据地图,指出二战后新增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 (1)东欧: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2)亚洲: 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3)拉美: 古巴 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力量逐渐壮大,成为世界重要的政治力量 1.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时空观念 (1)背景: 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两极格局 美国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社会主义阵营 提出杜鲁门主义 实施马歇尔计划 成立北约 (2)目的: 为了适应冷战需要,应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3)成立: A.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经济措施———应对马歇尔计划) 1947年 1947年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经互会旗帜 (4)评价: a.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 b.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c.加强控制各国共产党,按苏联模式改造各国 2.苏联模式的推广—经互会: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相关史事P83 1947年,苏联坚持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苏联代表日丹诺夫提出世界已经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苏联还在东欧各国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将包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 B.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政治措施———应对杜鲁门主义) 实质:是按照苏联模式在东欧各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推广。 2.苏联模式的推广—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史料实证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访问苏联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苏建交 1949年 1950年 1953年 1956年 中苏缔结了《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