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解读·单元导读 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调整: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 失误: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建设成就:工业;交通;科技 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八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课程标准: 了解“一五计划”;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1954年《我们为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丁浩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背景 长期的战争破坏,使整个中国大地千疮百孔,工农业生产破坏严重,物资极端贫乏,人民生活困苦,经济濒于崩溃。1949年与1936年相比,重工业生产大约下降70%,轻工业生产大约下降30%,农业生产大约下降25%。农村破产,厂矿关闭,投机猖狂,市场混乱。 ———金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07)》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建国前 建国初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P18页,说说建国前后的变化。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背景 项目 中国(1952产量) 印度(1950产量) 美国(1950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材料研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P18页,概括建国初期工业生产的状况。 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2023·甘肃兰州·17)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中谈到:“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这表明建国初我国( ) A.工业水平很高 B.工业水平很低 C.工业门类齐全 D.农业水平高 考点链接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概况 一五计划 目的 起止时间 基本任务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53-1957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①受苏联影响;②工业基础薄弱;③加强国防的需要;④正常国际交往被切断。 阅读课本P19页,找到实行一五计划的目的、起止时间、基本任务 (2023·湖北武汉·9)“一五计划”期间,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建立,主要有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制造业、重要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在建设沿海地区工业的同时,华中、西北等地区的新工业区也初步形成。这主要说明“一五计划”( ) A.加速推进航空业,注重自主研发 B.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区域均衡 C.突出建设交通业,关注协调发展 D.大力投资制造业,完成三大改造 考点链接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成就 一五计划 成就 工业 交通运输业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沈阳飞机制造厂 ①铁路:新建宝成、鹰厦等30余条; 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 ★③桥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