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战争的胜利 课时目标 1.能够从纪念馆、纪念碑、抗战歌曲、纪念日中发现历史信息,追溯历史,感悟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悲痛的记忆、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记忆。 2.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真切感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历史证明。 随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在每个中国人心中,_____、_____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 2.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为全国人民树立_____、_____的必胜信念,成为抗日战争的_____。 3.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建国,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于1946年6月悍然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进攻,挑起_____。 4.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的_____,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了_____和_____。 二、选择题。 1.( )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A.9月3日 B.3月9日 C.9月13日 2.“……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 A.沈阳 B.北京 C.南京 3.抗日战争一共经历了( )年。 A.10 B.12 C.14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B.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每天都在默默地接受着人们的瞻仰 C.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解放战争 三、判断题。( 正确地画“√”,错误地画“×”)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南京发动“兵谏”。( ) 2.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3.我们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我们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贡献的人们。( ) 4.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 素养提升 四、简答题。 1.你知道哪些抗日战士? 2.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哪三大战役? 课外知识连接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教材习题解析 1.把“烂泥湾”变成“好江南”靠的是什么精神? 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2.收集有关抗战胜利的资料。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答:为了牢记历史,缅怀英烈;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