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69040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1)》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4571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1),教学设计
  • cover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经历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理解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 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对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旧知启新篇(5 分钟) 展示一些立体图形,包括圆柱体和非圆柱体,如长方体、三棱柱等,引导学生回顾圆柱体的特征。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圆柱体,谁能说一说圆柱体有哪些特点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圆柱体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接着出示两个不同尺寸的圆柱,让学生指出每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例如,一个圆柱高 8cm,底面直径 4cm;另一个圆柱高 12dm,底面直径 6dm。请学生上台用手指或工具比划,并向其他同学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圆柱体的特征和辨别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后续学习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奠定基础,同时也能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探究奥秘谷(15 分钟) 创设情境:展示一个圆柱形纸盒,提出问题 “要制作这样一个圆柱形纸盒,如果接口不计,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呢?” 引导学生思考这实际上是在求圆柱的什么。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每个小组发放一个纸质圆柱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拆解等方式,发现圆柱的表面积包括两个底面圆的面积和侧面的面积。 重点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将圆柱侧面沿着一条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呢?” 让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明确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从而得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已知的圆柱尺寸(如底面半径或直径、高),尝试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模型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圆柱表面积的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概念和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实战演练场(15 分钟) 基础练习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 3cm,高为 7cm,求其侧面积和表面积。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和交流。 应用练习 求制作一个底面直径 20cm,长 50cm 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铁皮。引导学生分析这道题只需求圆柱的侧面积,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并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 计算压路机前轮直径是 1.6m,宽是 2m,它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四)总结升华阁(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圆柱表面积的概念、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强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