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72490

1《观潮》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56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观潮,教学设计
  • cover
四上1《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读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 想象画面,感受大潮的壮观。 4. 能读诗歌《浪淘沙》,能找出与诗歌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点: 能理清课文描写的顺序,能想象画面,感受大潮的壮观。 教学难点: 能想象画面,感受大潮的壮观。 教学方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描写大潮的诗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观潮》,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2. 板书课题:指导“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词语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颤动 人山人海 风号浪吼 闷雷滚动 2.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钱塘江大潮的。 3. 全班交流,理清顺序 明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4. 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说第一句。 明确:天下奇观 三.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1. 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潮来前的景象。(学生读) 2. 潮来前的江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静,宽阔) 3. 哪个词让你最有画面感? 预设:横卧 4. 换词“展现”感受“横卧”的宽广———指导朗读。 5. 大潮还没有来,你想现是什么心情,随机采访。 明确:昂首东忘 期盼 6. 在我们的期盼中,大潮来了,同桌读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画,交流。 声音:闷雷滚动———相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形态: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量丈多高的水墙———白色战马 7. 同学们真会读书,能从描写中感受到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些什么,看到了些什么 重点指导:两丈多高的水墙 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涨潮读) 8. 是啊,难怪作者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正当我们惊叹于潮水的汹涌澎湃,霎时,潮头奔腾西去 ,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然风号浪吼。 潮退后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大潮的波涛汹涌。 9. 拓展读:刘禹锡《浪淘沙》,你又感受到大潮怎样的非凡气势。 难怪,作者惊叹:“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四.小组合作: 1. 是啊,不论是作者还是诗人刘禹锡,都是这样观其形,听其声,把大潮的气势磅礴写清楚的。 我们也来仿照作者有顺序,并且观其形,听其声的勾勒画面。 2.仿写:写一写阵雨来临时的景象。 (1)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呢?阵雨前,阵雨时,阵雨过后 (2)小组合作说一说。 总结: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写出了阵雨来临时的景象。 五.拓展 1. 自古名人爱赏潮,不仅有苏轼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无”,刘禹锡的“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的名句。 2. 还有范仲淹的“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毛泽东:“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王在晋:“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3.这些诗文的记载,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非凡气势和悠久历史,难怪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钱塘江大潮为什么如此壮观,与它的地势分不开。 出示:课文图片及资料。 六.作业: 1.(必做)当个小导游,给家人讲讲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2.(选做)阅读钱塘江大潮相关资料或者影视作品,感受其壮观。 3.(选做)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种自然景象。 板书设计 1观潮 潮来前 期盼 潮来时 声音 形态 潮过后 漫天卷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