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72674

6.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8次 大小:16634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师,八年级,人教,地理,学年,2024-2025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基础主干落实   [填图绘图] ·描图:描出北方地区的界线。 ·填图:标注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秦岭、淮河、渤海、黄海。 一、黑土地 黄土地 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山脉)、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作“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被称作“黄土地”。 3.气候: 气温 1月均温 <0℃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降水 年降水量 400~800毫米 干湿地区 半湿润区、湿润区 气候 主要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农业特征: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农业发展优势: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气候雨热同期。 4.华北平原农业发展: 制约条件 措 施 发展方向 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节水农业 地图笔记 北方地区的地形 立德树人-诗词俗语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5)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6)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漫画思考 黑土地和黄土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重点主题探究 主题 自然环境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探究情境 北方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及古诗词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杜陵叟》中对华北地区某种频发自然灾害的真实写照。结合下图探究以下问题。 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农业类型)读图填写下表。 地形区 土壤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东北平原 黑土 旱地 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 黄土 两年三熟 黄土高原 两年三熟 2.(能力探究—品种选择)冬小麦是指秋季播种,次年6月份左右收获的品种。但冬小麦在低于-12℃的低温时也会被冻死。春小麦是指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品种。读图说明齐齐哈尔和石家庄分别适合种植的小麦品种,并简析原因。 答:齐齐哈尔适合种植春小麦,石家庄适合种植冬小麦。由于齐齐哈尔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低于-12℃,冬小麦不能越冬;石家庄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12℃,冬小麦可以越冬。 3.(高阶探究—自然灾害)从诗句“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可以看出,华北平原春旱严重,影响了这里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生长,图中①②位于华北平原的是①。分析华北平原这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原因: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此时正值小麦返青,需水量大,造成春旱。 措施:南水北调工程;兴建水库;发展节水农业;防治水污染等。 【图解方法】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苏州学业考)读我国北方地区轮廓图,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北方地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有(D)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B.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D.年降水量少于800mm,耕地以旱地为主 2.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区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C)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3.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①地区的民居特点为(C) A.房顶坡度较小,墙体厚、窗户大 B.房顶坡度较小,墙体薄、窗户小 C.房顶坡度较大,墙体厚、窗户小 D.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薄、窗户大   (2024·邯郸一模)麦秆画是将麦秆经处理后,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制作的工艺品,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下图是一幅表现农业生产过程的麦秆画。据此完成4、5题。 4.从原料来源看,更适合开展麦秆画创作的区域是(A) A.北方地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