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73244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八上5.5 制作望远镜(精讲精练 含解析)

日期:2025-04-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647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学年,人教,2024,八上,制作
    1.(2023秋 新泰市期末)对下列图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甲图:人之所以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 ②乙图:小孔成像与凸透镜成像都能成倒立的实像,所以成像原理相同 ③丙图: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④丁图:航天员传回的在太空拍摄的照片,其背景大都是黑色的,说明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③④ 2.(2023秋 青岛期末)因为有了光,世界才绚丽多彩。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发出的光照射到操场上,整个过程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光照在操场上发生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月球环形山通过天文望远镜所成的像与物等大 D.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3.(2023秋 天津期末)普通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目镜是(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 4.(多选)(2023秋 禹州市期末)望远镜是户外运动者和广大天文爱好者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对光都有会聚作用 B.望远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C.望远镜的物镜对远处物体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D.望远镜的目镜的作用主要是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以增大“视角” 5.(多选)(2023秋 朝阳区期末)小阳学习了望远镜的原理之后,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望远镜,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中物镜的焦距为20cm,目镜的焦距为5cm。经过不断的调试,他看到了远处物体最大最清晰的像(成像原理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像在物镜的焦点附近 B.眼睛看到的是远处物体的倒立的实像 C.此时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约为25cm D.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距离眼睛很近的位置 6.(2023秋 曾都区期末)初夏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我们看到的是叶脉的   像;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均选填“实”或“虚”)像。 7.(2023秋 南宁期末)如图,小明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其中离眼睛较远的凸透镜可使远处物体成  (选填“虚像”或“实像”),较近的凸透镜相当于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8.(2024 惠州模拟)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察四百周年,联合国将2009年定为天文年。伽利略望远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它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的。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作  ,靠近眼睛的叫作  。前者的作用与  相同。 9.(2023秋 宁安市期末)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进入望远镜的物镜后,成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  (选填“实”或“虚”)像,这个像成在其目镜的  (选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焦点以内”)。 10.(2023 增城区一模)如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900mm。 (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2)目镜是    透镜(选填“凹”“凸”)。 (3)用此望远镜观察距离约100m的小鸟时,小鸟经物镜成一个   (选填“倒立”、“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1.【答案】B 【分析】(1)人看到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能进入人的眼睛; (2)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3)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