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17550

一面 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210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一面,教案
  • cover
19* 一 面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19课 写作背景: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阿累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 作者简介: 阿累,生于1909年,原名朱一苇,现名朱凡,江苏涟水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上过学,后考入上海同文书院学习日语,最后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入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共青团,接着参加中国共产党。因参加卖票工人罢工被捕,两年后经人保释出狱,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尊孔学校教书。后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抗战后参加新四军,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工作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离休。《一面》是作者1936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最初发表于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了作者———一位青年工人对鲁迅的深情回忆,饱含着作者对鲁迅的崇敬、爱戴之情。文章叙事具体,文笔细致,尤其是对鲁迅外貌、神态上的特点反复描摹,映衬出鲁迅忧国忧民的民族气节和为国为民的广袤情怀,表现出作者对鲁迅的深刻印象和无限追思。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落实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要求,根据教材略读课文教学“粗知文章大意”和“运用方法自己读懂文章”两大任务。我们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自由阅读———自能阅读———自得收获,即延续“鲁迅对广大青少年的爱”之情,自觉走进文章;以弄清文章主要内容为任务自由阅读;针对重点问题,运用学习方法独立阅读,解决问题;最后交流自己在文章内容、表达方法,以及精神、情感等领域的收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窖、赫、译、等12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地窖、赫然、翻译、懊悔、摩挲、颓唐、踌躇、历尽艰苦等词语。 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边学习边运用,进一步了解鲁迅,同时能积累好词好句。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鲁迅对青年的关心和爱护,感受青年作者对鲁迅革命忘我、关爱忘我崇高精神的敬仰和爱戴。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边学习边运用,进一步了解鲁迅,同时能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了解作者 同学们,通过对《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学习,我们对鲁迅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致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板书课题:一面)。这个人是谁呢?投影出示作者简介。 今天这个关于鲁迅的故事,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自由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 要激起学生对这篇略读课文的阅读期待,最好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取道于精读课文。即在回顾前面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传承内容和思想,延续情感。由此,以“鲁迅是怎样关心其中一位素昧平生的青年人”为任务驱动,自觉阅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检测课文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PPT 6 ]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PPT 7 ] 这篇文章记了一件事:“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