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课标要求 考点1 参照物与运动方式 1.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2.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重力、摩擦力、弹力),并能说明其意义。 4.会测量力的大小,并用力的图示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5.描述牛顿第一定律, 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6.举例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7.理解压强的含义,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8.通过实验认识大气压强,知道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9.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10.通过实验认识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并简单解释有关的现象。 考点2 速度及其运用 考点3 力的基础 考点4 牛顿第一定律与二力平衡 考点5压强 考点6 浮力 考点7摩擦力、重力、弹力 ■考点① 参照物与运动方式 一、机械运动 1.物体的空间位置不断发生着改变,这种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一般是指机械运动,但物体并非只做机械运动,还有许多运动要比机械运动复杂得多,如热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等。 二、参照物 1.参照物 (1)定义: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选择参照物的原则 a.假定性: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b.任意性: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因为自己以自己为参照物,任何物体的位置是永远不变的,也就是说,这一物体永远处于静止状态。 c.方便性:为了便于研究机械运动,科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且可以不加以说明;若选取其他合适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则要作出说明。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物体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可能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因此,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参照物。对现实中的所有物体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三、 机械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路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路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在现实生活中,运动员的100米赛跑、50米游泳,飞机降落时在跑道上滑行,都可以看成直线运动,但它们的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这些运动都是变速直线运动。 (3)物体运动的图像 常见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图像有st图像(如图3-1-5所示)和v-t图像(如图所示)。 ■考点② 速度及其运用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常我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路程大的物体运动得快; ②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运动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 ①速度的科学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得越快,则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慢,则速度越小。 ②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③速度的公式: 速度= 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计算速度的公式可表示为。 ④单位:常用的速度单位是米/秒和千米/时。关系:1米/秒=3.6千米/时。 3.常见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考点③ 力的基础 一、力是什么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①力的产生不能脱离物体,当发生力的作用时,总有两个物体存在,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