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76991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五课《彩云追月》教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69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五,彩云追月
  • cover
《彩云追月》配套教案 教学分析: 这首乐曲创作于 1935 年,由任光作曲。它以越剧音乐为素材,主题鲜明,形象优美,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进,笛子、二胡的轮番演奏,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的拨弦和吊钹的空旷音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乐曲的旋律舒缓优雅,把人们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般的意境之中。 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弦管和鸣,悠然自得,从容不迫。弹拨乐奏出轻盈的衬腔,节奏张弛有度,使音乐在平和中透露出不动声色的活力。间杂的打击乐演奏更衬托出夜的开阔旷远。第二部分,没有明显的对比色彩,旋律是第一部分抒情的延展,没有冲突,有的只是和谐、园融,浑然天成。最富有动感的是第三部分,乐器间应答式的对话仿佛是云月的嬉戏,忽上忽下,忽进忽退,情态逼真、意趣盎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体会歌曲情绪,并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音乐主题。 (3)通过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唤起对浩瀚夜空的无限遐想。 教学重点: 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探索欲。 教学难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乐曲的音乐主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的观察过夜空中的月亮有多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赏月吧! 【播放月亮美景视频】 二、新课教学 (一)乐曲背景 1、初听乐曲 师: 在浩瀚的夜空中,月亮时而牵引着云朵,时而破云而出,高高悬挂,有一首歌曲用来搭配这样的美景再合适不过了,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播放民乐合奏的视频】 2、乐曲简介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彩云追月》,创作于1935年,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运用管弦和鸣的方法,描绘出夜色悄悄爬上天空,月亮也慢慢随之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夜晚一片宁静祥和之气,天上云月偶尔也会嬉戏,忽上忽下,情态逼真。 3、介绍民族管弦乐器 师:同学们,刚刚在视频中出现了很多的乐器 你知道它们都属于什么乐器吗?(民族管弦乐)你们知道我们民族都有些什么管弦乐器吗?和老师一起看看吧! 师:首先,民族管弦乐器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拉弦乐器,第二类:弹拨乐器,第三类:吹管乐器,第四类:打击乐器,说一说每一类管弦乐器中,你都认识哪些乐器吧。(生讨论) 【出示图片,教师做简单介绍】 4、介绍曲作者 师:《彩云追月》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民乐合奏曲了你们知道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吗? 师:这首乐曲最早从民间收录而来,早在清代广东粤音曲谱上就有记载,1935年我国著名音乐家任光先生将此曲改编成了民乐合奏曲并灌制成唱片。 任光(1900—1941),浙江人,革命音乐家,新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主要创作歌曲:《渔光曲》、《月光光》、《抗敌歌》、《别了皖南》等四十多首。 (二)学习音乐主题 1、听音乐主题,画旋律线条 师:这首乐曲的音乐主题具有非常强的歌唱性,让我们走进音乐去感受一下吧!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画一画这首乐曲的旋律线条。 【播放旋律图谱】 2、讲解大切分节奏 师:在刚才的音乐聆听过程中,你有没有注意到这首乐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节奏是哪一个?这个节奏的名字叫做大切分节奏,它由两个八分音符和一个四分音符组成,在两拍里面做切分,此时重音变化到中间的四分音符。和老师一起画一画拍子念一念吧! 3、颤音记号 师:歌曲中还有这样一个记号,你认识它吗?这个记号是颤音记号,指两个音之间的快速的、匀称的波动。这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2度,听老师来奏一奏。 4、重复创作手法 师:乐曲还使用了重复创作的手法,使音乐情绪不断的得到加深,你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