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77136

4.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共22张ppt)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3723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第二,必修,2019,人教,地理
  • cover
(课件网)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01 交通运输布局的含义及目的 General 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layout (1)含义 交通运输布局: 指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码头的布局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 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小讲一 交通点 小讲一 小讲一 交通点 铁路线布局 交通线 如何描述交通运输线分布特点: 线路数量(密度)、线路类型、线路分布与走向,是否形成交通运输网 小讲一 02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General 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layout 依据运输需求 (2)原则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案例:我国根据运输需求把普通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不同级别。 最美川藏318国道 乡道 小讲二 (2)原则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案例:目前机场设定的年旅客量为4500万人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200万。此外,如果按照这样的一个发展速度,大兴国际机场最终将会实现1亿旅客外加400万吨货物的年吞吐量。设计标准考虑了以后的人流量和物流量。 小讲二 (2)原则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筑成“之”字形。 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陡坡都要修筑成“之”字形? 小讲二 高级别道路多采用架桥、打隧道、开挖山的方式通过山地,以提高运输安全和效率。 小讲二 挂壁公路:在坡度接近垂直的路段,一般采用沿等高线开凿道路的方式。 小讲二 (2)原则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线路应注意避开地质不稳定地区,如断裂带、地下暗河所在地区;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如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小讲二 (2)原则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来设计。 垫高路基 青藏铁路采用高架桥解决冻土问题 小讲二 (2)原则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长度。 小讲二 (2)原则 尽量少占耕地 交通线、站点布局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京沪高铁 线路修建尽量少占土地,一般采用绕行或修高架的方式。 小讲二 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 (2)原则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案例:城市综合交通 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通过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等实现城市内部和对外的人及物的运输需求。 小讲二 其他 (2)原则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加强民族团结,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等。 案例:南昆铁路 南昆铁路是从广西南宁到云南昆明的一条铁路线,沿途自然灾害多发,地势起伏大,河流多,修筑难度非常大,但考虑到带动西南地区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的需要,在当时技术、经济水平相对更低的情况下依然修建了。 小讲二 (3)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发展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包括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