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木兰诗 新课导入 红娘子 梁红玉 穆桂英 花木兰 大破天门阵 击鼓退金兵 明末农民起义女英雄 代父从军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时至今日,现代人以它为题材打造了各种版本的文学或影视作品,有少儿版的动画片,有成人版的电视剧,塑造出风格各异的花木兰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去见识见识最原始版的花木兰形象。 新课导入 素养目标 积累乐府诗基础知识,熟读背诵全诗,了解故事大意。 01 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使用。 02 03 把握木兰的人物形象和优秀品质。 作家作品 “乐府”本是我国古代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秦时已设乐府令。到汉武帝时乐府已具有较大规模,收集歌辞是它的任务之一。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乐府诗”“乐府歌辞”,乐府便由原来的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集的歌辞是很完备的。 作家作品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双璧”:南朝 《孔雀东南飞》 北朝 《木兰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满怀激情地记叙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写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 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 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 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机杼( ) 军帖( ) 可汗( ) 金柝( ) 鞍鞯( ) 戎( )机 辔( )头 燕( )山 胡骑( ) 傍( )地 zhù kè hán jiān pèi yān jì rónɡ tuò tiě bànɡ 字词积累 疏通文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译文:叹息声一声又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 叹息声 只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子 对着门织布。当,对着。户,门 句子解读 点明主人公的名字及女子的身份。 悬念 使人产生疑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疏通文意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译文: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想的是什么 思念 也 句子解读 一问一答,引出下文木兰代父从军这一主要事件。“思”“忆”重复出现,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前焦虑不安的心理。 反复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疏通文意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译文: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 军中的文告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征兵 句子解读 征兵的文告连夜发到应征人的家中,说明军情十万火急,显然是敌人大举进犯。 表明征兵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疏通文意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译文: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表明父亲在应征之列。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 疏通文意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父征。 译文: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出征。 泛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