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1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1.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解释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 逻辑链 气温日 较差 全球 变暖 太阳能 的多寡 高海拔地 区(如青藏 高原地区) 内陆地区 (如我国 西北地区) 湿润内陆盆地 (如四川盆地) (2)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 3.逆温及其影响 (1)不利影响:出现在城市上空的逆温,阻碍大气的对流运动,会加重近地面的大气污染,并降低大气能见度,增加酸雨出现的概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2)有利影响 ①在某些山坡或河谷地区,逆温成为一种气候资源而得到利用。例如,我国新疆的伊犁谷地,逆温现象从10月持续至次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逆温层提高了伊犁谷地冬季的气温,坡地上的多年生果树可不必埋土保护,从而避免或减轻了低温冻害;在这里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可减少保温材料投入,提高经济效益;逆温层坡地还为当地牲畜提供了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 ②由于逆温层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因此逆温可以抑制由大风、沙尘、强对流天气而引起的沙尘暴的发生。 ③逆温出现在高空,对在相应空间中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颠簸较小,飞行平稳;同时,晴空万里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4.气温 (1)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 因素 具体表现 纬度 因素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能多,气温高,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能少,气温低,日较差小,年较差大 海陆 分布 沿海:冬季降温慢,夏季升温慢,冬温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内陆:冬季降温快,夏季升温快,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地形 海拔 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山地阻挡 冷空气受阻、堆积,迎风侧气温更低,背风侧气温较高; 暖空气受阻、堆积,迎风侧气温更高,背风侧气温较低 封闭地形 谷地、盆地等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扩散,保持较高或较低的气温 坡向 山地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洋流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冬季风 距离冬季风源地越近,气温越低 天气 阴天气温较低,晴天气温较高 下垫面组 成物质 冰雪等反射率高,气温低;比热容大(水域>林地>草地>裸地>沙地),气温变化慢 (2)造成两地气温差异因素的分析方法 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 ③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④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⑤如果某地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季气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考向2 大气运动与降水 1.图解大气运动的内在联系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3.降水 (1)降水的形成 (2)降水差异主导因素的分析方法 ①年降水量的空间差异 两地位置 分析角度 两地位置相距较远 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两地离海远近不同 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 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 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 ②降水的季节差异:主要从大气环流即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考虑。 ③降水的日变化差异:主要从局部的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热力环流等角度去分析。如河谷地区夜雨多的原因:夜晚,谷底降温慢,温度高,形成相对暖湿空气;山地降温较快,温度低,形成冷重空气;冷重空气沿坡面下沉至谷底,将谷底暖湿空气向上托起;暖湿空气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考向3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1.掌握天气系统与天气变化关系的两大技法 (1)特征法———把握不同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 天气系统 天气特征 冷锋 大风、降温、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