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1 资源跨区域调配 1.用“供需矛盾”原理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 输水、输油、输气、输电线路的选择受诸多因素影响。 分析方向 思考方向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市场消费能力强 施工条件 线路长(短)、地质条件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的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3.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经济效益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社会效益 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争水(能源)等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生态效益 调入不同的资源及对资源不同的利用方式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不同:如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南水北调”能缓解我国华北地区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等问题,但是输水渠道沿线因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可能加剧 如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增加西部农村生活能源,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轻植被破坏,改善生态环境;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若不注意环境保护,也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 考向2 中国的能源安全 1.未来我国能源的消费特点与安全保障措施 消费特点 保障措施 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提高能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 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光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核能和天然气等 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对外依存度高的状况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2.新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传统能源类似,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 (2)与市场(发达地区)的距离。 (3)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质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 (4)资金的充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 (5)基础设施:如输电线路、储能设施的配备。 考向3 海洋空间资源 1.海洋空间资源的特点 特点 内容 影响 优点 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低廉,不需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能好;温度、压力比较稳定 对于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扩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缺点 海上具有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具有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 海洋开发具有高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高风险的特点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开发方式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通过开发海洋空间资源,扩展和延伸陆地空间 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缓解陆上特别是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维护国土安全;在海岸、海上或海底修建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管线等交通运输设施,可以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获取国际市场及资源,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海岛、岛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