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8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前后接续、继承发展、与时俱进、高度统一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毛泽东思想,又根据时代特征、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将继承与坚持、发展与创新有机地融为一体,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酝酿: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最早提出:1982年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标志:1987年十三大--系统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①1992年南方谈话,使“发展才是硬道理” 深入人心 ②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③1997年十五大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深化发展: 阐明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邓小平理论 意义: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1997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写入党章: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节选《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3.科学发展观 (1)形成: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写入党章:2007年中共十七大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中共十八大 (3)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内容:“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五位一体”,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是全面建成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