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87046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828441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抗日战争,胜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项目 中国 日本 国力 工业总产值 13.6亿美元 60亿美元 生铁产量 95.9万吨(含东北) 239.7万吨 钢产量 55.6万吨(含东北) 635万吨 石油产量 0.02万吨 39.3万吨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10% 80% 军力 总兵力 202.9万人 60余万人 有训练的后备兵员 50万人 409.7万人 军舰 66艘 200艘 军舰总吨位 5.9万吨 77.1万吨 飞机 600架(作战飞机仅305架) 2625架 中华民族已经觉醒, 敌人注定灭亡于全民抗战的巨浪之中。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从浴血奋战到浴火重生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一、浴血奋战:国共合作共对外 阶段 国民党 共产党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防御阶段 (1937-1938) 相持阶段 (1938-1944) 反攻阶段(1944-1945) ①淞沪会战(1937.8—11) ②太原会战(1937.9—11) 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 ③徐州会战(1938.1—5)台儿庄大捷 ④武汉会战(1938.6-10)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1942.1) ②《论持久战》、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①洛川会议(1937.8) 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中共七大(1945) 皖南事变(1941.1) 梳理:速读教材,找出抗战不同阶段内的两个战场的抗战活动或重大事件。 中国赴缅作战(1942) 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 1.正面战场的抗战 (1)淞沪会战(1937.8.13-11.12)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7.8.14) 当我负着神圣的使命走到垃圾桥附近时,被一英军阻止了。经我多番辩论后,我终于在这英兵的许可之下爬过了铁丝网,随又匍匐在地,爬过了许多沙包堆,约二小时之久,我终于爬到了四行仓库,将国旗献给了谢团副和杨营长。 ———杨惠敏《自述》 谢晋元 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上海。 (2)太原会战(1937.9—11) 平型关战斗胜利后,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 ———《平型关战役文献资料汇编》(1937年9月28日电) 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国共合作的典范。 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抗日军队先后加入战斗兵力计约16个师10万余人,死伤5万余人。 日军投入兵力约5万余人,死伤两万多人。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此谓我死国活,国活我死。” ———第九军军长郝梦龄 郝梦龄 (3)徐州会战(1938.1—5)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共歼敌1.8万人,缴获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大炮50余门,以及其他武器和军用物资。…给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以有力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中国军队损失1.95万人 。 ———《大江南北:抗日战争十四年全记录》 李宗仁 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失,而在保持我抗战持久之力量。 ———蒋介石《为放弃武汉告全国同胞书》(1938年10月31日) (4)武汉会战(1938.6-10) 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4万人)的一次战役 。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意义:《论持久战》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