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88257

2.1 地球仪 课时基础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976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七年级,星球,商务,地理,学年
    第5课时 地球仪(二)                 【情境创生】 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24年6月1日8:46西藏那曲市尼玛县(34.14° N,86.36° E)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消息中为什么要详细报道经纬度 【基础堂清·回归教材】 知识点一 纬线和纬度 1图示四点中,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有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由大到小再变大 D.由小到大再变小 3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 ) A.0°纬线 B.0°经线 C.地轴 D.南极 知识点二 经纬网   【情境练】 北京时间2023年1月9日06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年伊始,文昌航天发射场喜迎2023年任务“开门红”。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海南文昌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 ) A.40° N,100° W B.30° N,120° E C.20° N,110° E D.30° N,100° W 5南京在海南文昌的 (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610月1日,小明给在美国的小朋友玛利波朗写信,邀请他来北京一起爬长城。可是,小明在信中把北京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东经116°”。这种记法对应的地理位置在地球表面有 (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素养日清·链接中考】 7下列关于纬线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状为圆形 B.形状为直线 C.各条纬线长度相等 D.指示南北方向 8某人从北京故宫出发,沿着一个方向旅行(方向不变),可能回到原出发点的有 ( ) ①向东行 ②向西行 ③向南行 ④向北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四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位于中纬度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地跨东西两个半球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将四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③>②>④>①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③>④>①   【教材素材·拓展】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0°,23.5° N B.0°,23.5° S C.180°,23.5° N D.180°,23.5° S 13a点位于b点的 (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所有纬线都与赤道 _____ (平行/垂直),最长的纬线周长约是 _____ 千米。 (2)赤道的度数为 _____ ,南北两极的度数为 _____ 。 (3)图中的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是 _____ 。 (4)位于低纬度的点有 _____ ,位于中纬度的点有 _____ ,位于高纬度的点有 _____ 。 (5)C点位于D点的 _____ 方向。 (6)位于北半球的点有 _____ ,位于南半球的点有 _____ 。 (7)A点所在纬线和B点所在纬线,长度更长的是 _____ 。 (8)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纬度: A _____ 、B _____ 、C _____ 、E _____ 。 15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S为 _____ 极,①②两点中纬度比较高的是 _____ 。 (2)①点纬度是 _____ ,经度是 _____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纬线的变化规律:纬度越大,对应的纬线长度越 _____ 。 (4)①点位于②点的 _____ 方向。    第5课时 地球仪(二) 情境创生 利用经纬度可以确定某个地点的准确位置。 1.B 2.C 3.A 4.C 5.D 6.B 7.A 8.A 9.B 10.A 11.B 12.A 13.B 14.(1)平行 4万 (2)0° 90° (3)C和D (4)C、D、E B A (5)正东 (6)A、B、C、D E (7)B点所在纬线 (8)80° N 40° N 20° N 20° S 15.(1)南 ② (2)23.5° S 135° E (3)短 (4)东北第4课时 地球仪(一)                 【情境创生】 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生还的船员仅18人。麦哲伦船队的勇士们回到西班牙后得到的礼物中有一件是地球仪,并且在地球仪上写着这样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