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90210

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整体教学 阅读综合实践 课件

日期:2025-03-3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35232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整体
  • cover
(课件网) 阅读综合实践 一、学校计划在教学楼设置一条杰出人物长廊,需要给每个人物设计一张图文卡片。参照下面的示例,从本单元课文中再选定一个人物,以课文为基础,搜集相关资料,丰富对人物的认识,然后为他选取合适的照片,加上图注,并写一段精要的介绍文字,也可以直接选取人物自己的话或他人的评价。 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是为全国人民之损失,抑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 ———毛泽东、朱德 李公朴 (1902-1946) 【探究示例】 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邓稼先 邓稼先 (1924—1986)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24年 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 1945年 自昆明①_____毕业。 1948年 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 1950年 获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 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从此隐姓埋名②_____年。 西南联大 28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64年 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③_____。 1967年 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④_____。 1985年 因长期遭受核辐射而患癌,做直肠癌切除手术。次年,又做了两次手术,后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1999年 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原子弹 氢弹 “两弹”元勋———邓稼先 戈壁沙漠,蓬断草枯;矢志不渝,全心钻研; 两弹成功,震惊世界;巍巍中华,重新屹立! 元勋稼先,砥柱中流;才德兼备,光耀后世! 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邓稼先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 闻一多 (1899—1946) 1899年生于湖北浠水一“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1919年在清华读书时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学习美术,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后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作为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作为学者:学术著作有《唐诗杂论》《①_____》《②_____》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作为民主战士:抗战蓄髯八年,投身民主运动。 【事迹简述】 ③_____,慷慨激昂以身赴死救中华。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呕心沥血埋头苦干做学问 二、本单元各篇课文在展现杰出人物的精神品格时,都综合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比如记述典型事件,运用抒情、议论的句子进行点睛式概括,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展开描绘。阅读这几篇课文,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各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总结作者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方法。全班同学交流。 【探究示例】 《邓稼先》 典型事例: 事例 精神品格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28年间始终站在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 病重期间还参与拟写了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特殊时期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成员。 写信证实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没有任何外国人参与。 井下信号测不到,坚决不肯撤离。 忠诚爱国 坚持不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诚恳无私 胸怀坦荡,自尊自豪 身先士卒,无私无畏 议论、抒情: 文中作者对邓稼先的一些评论性语句,如“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写出了邓稼先毫无私心、只求奉献的精神,让恶劣的政治环境也为之退缩,可见其人格魅力之大。 评价 批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