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地球与地球仪(二) 【情境创生】 麦哲伦船队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生还的船员仅18人。麦哲伦船队的勇士们回到西班牙后得到的礼物中有一件是地球仪,并且在地球仪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人们为什么要制作地球仪 【基础堂清·回归教材】 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2【教材素材·拓展】 下列事例中,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 ( ) A.月食 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宇宙中拍摄的地球整体照片 D.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下图为航天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读图,回答3~5题。 3地球的形状是 ( ) A.椭圆 B.圆弧 C.球体 D.方形 4地球的最大周长约相当于多少个400米跑道的长度 ( ) A.100个 B.1 000个 C.10 000个 D.100 000个 5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 )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平方千米 C.4万平方千米 D.6 371万平方千米 知识点二 地球仪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形象直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很多的地理知识。暑假期间,小芳同学在家里练习制作一个小地球仪。据此回答6~7题。 6作为地球的模型,小芳所做地球仪的形状大致为 ( ) A B C D 7下列是小芳对地球仪的认识和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 A.是仿照地球的形状,任意缩小而成的模型 B.可以辅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全貌 C.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南极 D.地球仪的地轴是地球上真实存在的 【素养日清·链接中考】 8下列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②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③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④“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9【跨学科】 下列诗句描写的现象,能反映地球形状的是 (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情境练】 2023年4月20日,“天宫对话—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少年问答”活动在上海举办,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一起回答了青少年的提问,回应了他们对太空的向往和好奇。读图,回答10~11题。 10从图2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可以推测出 (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轴倾斜的角度 D.地球的公转 11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若想知道地球大小,下列描述能够体现的有 ( ) ①地球表面积 ②陆地平均海拔 ③地表海洋深度 ④地球平均半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综合实践】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简易地球仪的过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学具名称 简易地球仪 材料 乒乓球、铁丝、胶布、彩笔等 制作步骤 第一步:在乒乓球上用彩笔画出重要的经纬线和两极。(如甲图所示) (1)分别写出甲图中a、c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c_____。 第二步:将铁丝弯成半圆,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如乙图所示) (2)图中d是地轴,倾斜的地轴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是_____。 第三步:在乒乓球ab两处各钻一个小孔,将d从乒乓球小孔中穿过,然后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以将乒乓球固定在d的中间,同时乒乓球又可以转动。(如丙图所示) (3)小明制作的这个简易地球仪半径只有2厘米。请你运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实际大小。 (4)小明制作的乒乓球地球仪,只是模拟地球的形状,你能说出地球的真实形状吗 第4课时 地球与地球仪(二) 情境创生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地球太大了,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 1.B 2.B 3.C 4.D 5.A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