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94505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字母表示数(1)》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8240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
  • cover
《字母表示数(1)》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如用字母表示青蛙的只数与腿数关系、年龄关系等,并能正确代入求值。 2、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探究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符号意识,提升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一般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如在青蛙儿歌、生活实例中准确用字母构建数量关系表达式。 教学难点是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表示数量又表示数量关系,能正确区分字母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及取值范围,像在复杂数量关系中确定字母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习任务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儿歌。 如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几只青蛙的腿数和嘴数、眼睛数等,感受随着青蛙数量增多,用具体数字描述的繁琐性。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熟悉的儿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生对用简洁方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思考,自然地导入新课,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续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用字母表示青蛙腿数 学习任务 展示儿歌中青蛙数量与腿数的对应关系:1 只青蛙 4 条腿,2 只青蛙 8 条腿,3 只青蛙 12 条腿…… 引导学生观察规律,提出如何用一种简洁的方式表示任意只青蛙腿数的问题。 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尝试用字母表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不同的表示方法。 如 “a 只青蛙 a 条腿”“a 只青蛙 b 条腿”“a 只青蛙 4×a 条腿” 等。 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示方法,引导全班进行讨论,分析每种方法的合理性与不足。例如,对于 “a 只青蛙 a 条腿”,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体现腿数与青蛙只数的倍数关系;对于 “a 只青蛙 b 条腿”,探讨字母 b 的含义是否明确。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尝试与交流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深入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二)用字母表示儿歌中的多种数量关系 学习任务 给出完整的儿歌:“1 只青蛙 1 张嘴,2 只眼睛 4 条腿;2 只青蛙 2 张嘴,4 只眼睛 8 条腿……” 引导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青蛙的只数、嘴的数量、眼睛的数量和腿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请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表示方法,并详细解释每个字母的含义及式子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如设青蛙的只数为 a,则嘴的数量为 a,眼睛的数量为 2×a,腿的数量为 4×a。 【设计意图】 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让学生在更复杂的数量关系情境中,熟练掌握用字母准确表示不同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强化学生对数学模型构建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 (三)生活中字母表示数的实例探讨 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字母表示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扑克牌中的 A、J、Q、K 分别表示特定的数值,汽车牌照中的字母等。 重点以 “妈妈比我大 26 岁,如果用 n 表示淘气的年龄,淘气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 为例,让学生理解年龄数量关系的字母表示方法,进一步深化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认识。 【设计意图】 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一)儿歌概括练习 学习任务 呈现 “1 周有 7 天,2 周有 14 天,3 周有 21 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