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了解地震波和不连续面的特征;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预习导学】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预习第21页,了解地震波的特征 分类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传播方向 地表晃动方向 共同点 横波(S波) 和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 纵波(P波) 和地震波传播方向平行 如果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发生突然变化,说明传播的介质有明显的变化,突然变化的位置称为不连续面。预习第21页,了解不连续面的特征 分类 平均深度 横波变化 纵波变化 波速变化原因分析 莫霍界面 地幔物质密度变大 古登堡界面 外核不是固体,可能为液态金属 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预习第22页图1.34和文字信息,掌握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思考1:地壳由什么组成?厚度有什么特征? 思考2:岩浆发源于哪里?在地球内部圈层的什么位置? 思考3:岩石圈包含地球内部哪些部分? 思考4:地核由什么组成,外核和内核分别是什么状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岩石圈既属于外部圈层,也属于内部圈层。预习第23页,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相互关系 外部圈层 组成和成分 地理意义 大气圈 调节温度、提供氧气、产生天气现象 水圈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生物圈 促进能量转化、改造地表形态 【课后练习】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间是莫霍面 C.在深约2900千米处纵波突然消失 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岩石圈是指( ) A.①整体 B.②的顶部 C.①整体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 2018年10月3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索普坦火山爆发,火山灰直冲4千米高空。 3.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4.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我国自主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在松辽盆地完成了钻井深7018米,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目前,“地壳一号”钻机钻井最深处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 6.钻井最深处所在圈层( ) A.物质状态以固态和液态为主 B.厚薄不一,大陆部分较厚 C.地震波横波消失 D.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05日02时48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结合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面上人们的感觉是( )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有左右摇晃 D.只有上下颠簸 8.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示意地球圈层构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A、B、C所示的圈层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10.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