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96145

4.2地貌的观察学案(含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2-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9次 大小:26333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必修,地理,高中,2019,2024-2025
  • cover
第四章 地貌 4.2 地貌的观察 【学习目标】 1.能够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五种常见地貌。 2.结合案例,说出地貌观察的顺序和内容,能够分析坡度和坡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在生活中利用地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的规模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规模较大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2.地貌观察的顺序 ①选址? ②原则? ③顺序: ③辅助观察的手段有哪些? 地貌观察的内容 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绝对高度(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例如,甲点海拔为多少米? 乙点海拔为多少米? (2)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例如,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 2、坡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农业: 交通发展: 3、坡向: 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在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阳坡和阴坡之间温度和植被的差异常常是很大的。 南坡或西南坡最暖和,而北坡或东北坡最寒冷,同一高度的极端温差可达3~4℃。 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来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①如何判断阴阳坡: 同一植被分布海拔较高的 一侧为阳坡,反之为阴坡, 如 B 坡为阳坡。 ②如何判断迎背风坡: 雪线高度较低的一侧为迎 风坡,反之为背风坡。如 B 坡为迎风坡 4、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5、综合观察 ①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②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 【知识归纳】 1.宏观地形的判读 ①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②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③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 ④高原:海拔高(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⑤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⑥海岸线:海岸线海拔为0米。 2.地形特征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地形 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①地形以××××为主; 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地势 高、低 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 海岸线 平直、曲折 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 3.基本地形部位 部位 地形 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 A 山顶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 B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C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用“”符号表示 E 鞍部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盆地、洼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如C处虚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如B处虚线)为河流的集水线,且山谷处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4.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图 5.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计算 (1)计算两点相对高度和温差的方法 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高度(海拔),根据公式:H相=H高-H低,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可以根据对流层气温平均垂直递减率(0.6 ℃/100 m)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