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97855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训练题(含答案)

日期:2025-02-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29557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五,中国
  • cover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 ) A.各区人民的生活习惯不同 B.各区的地形不同 C.各区的降水不同 D.各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 2.下列地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一致的是( )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⑤1月份0℃等温线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 3.俗话说:“四川人怕不辣,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这一俗语体现的是( ) A.服饰的地域差异 B.语言的地域差异 C.饮食的地域差异 D.运动的地域差异 4.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5.春节期间,哈尔滨的小强乘火车回广州过年,沿途所见景观最不可信的是( ) 6.有关丙、丁两地区的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干旱地区 B.夏季普遍高温 C.位于内陆地区 D.大气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 7.有关甲、乙两地区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气温年较差比甲小 B.乙年平均气温比甲高 C.春季,乙气温回升比甲早 D.秋季,乙降温比甲早 8.下列四大区域与农业主要部门相匹配的是( ) A.丁—畜牧业 B.乙—渔业 C.甲—林业 D.丙—种植业 9.我国南方地区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比较大,主要是为了( ) A.便于晾晒东西 B.便于雨水下泄 C.便于防寒保暖 D.便于通风散热 10.第19届杭州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份召开,生活于阿富汗的某运动员为此做了准备。他发现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 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旱地、水田,同为平原、不同耕作 B.哈尔滨、三亚,同一季节,不同衣着 C.山顶、山麓,同一座山,不同景观 D.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同一时刻,不同景象 11、“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环境千差万别”,这里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 A.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 B.自然条件的差异 C.人文条件的差异 D.地理位置的差异 12.读图,关于甲、乙两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乙区域的耕地类型为水田 C.甲区域年降水量高于800毫米 D.乙区域主要种植水稻、花生和甜菜 13.下图示意我国四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下列关于图中四条分界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线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B.②线大致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C.③线经过的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武夷山脉 D.④线以南为湿润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读表,回答14~15题。 14.表中城市与所在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南方地区 B.②—北方地区 C.③—西北地区 D.④—青藏地区 15.四座城市中,最适宜冬季避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江苏省淮安市修建的全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纪念碑,让游客一脚横跨中国南北的同时,将南北的地理、气候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也转化成普通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纪念碑位于淮河附近 B.纪念碑往南选栽落叶树种,往北选栽常绿树种 C.纪念碑往南建坡度较小的泥土房,往北建坡度较大的砖瓦房 D.纪念碑往南交通标志是马车,往北交通标志是帆船 二、非选择题 17、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部①②③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  地,农业生产最易受到春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