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19885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复习题(附详细解答和分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28131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农业,分析,解答,详细,习题
  • cover
第2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一、选择题 1.(2015·浙江台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 ·3)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这说明古代农具(  ) A.已经达到定型阶段 B.逐步走向停滞落后 C.适应小农经济需要 D.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解析】古代农具不断发展变化,定型不符合史 实,故A项错误;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不能说明农具走向停滞和落后,是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故B项错误,C项正确;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6·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如何 尽地力的问题,并没有提及经济政策中的农业与商业的关系问题,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可知是尽人力助地力,并没有靠天,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可知强调的是施肥和人的耕作技术,未涉及农时问题,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可知精耕细作的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很大,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6·吉林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10)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 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 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解析】趋利避害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项错误;“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意思是田地不在于多,而在于是不是在田地上下大工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类似,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精耕细作,反对粗放型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量力而行说法不符合材料中主旨,故C项错误;扬长避短与材料中内涵相差甚远,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6·吉林五校高三第一次 联考·11)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D.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固抵制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官办手工业不进入市场,故A项错误;中 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的特点,与市场联系较少,再加上政府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中国的市场有效需求被扼杀,故B项正确;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说法片面,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顽固抵制只是材料中原因一个方面,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16·河北石家庄 高三复习质检一·26)清代蒲松龄在《养蚕经》中提到:“棚中猪多,囷中米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可见家猪对提供肥料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家猪的饲养(  ) A.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B.是农耕文明的组成部分 C.推动了自然经济的产生 D.是农商皆本思想的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解析】本题考查对家猪饲 养的认识,根据材料中“棚中猪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