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20039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日期:2024-06-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20013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中,课时,第一,化学性质,金属,课题
    (课件网)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问题情境】 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鉴别真假黄金呢?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活动与探究】 镁在空气中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 4Al + 3O2 ==== 2Al2O3 点燃 2Mg + O2 ==== 2MgO 点燃 3Fe + 2O2 ==== Fe3O4 2Cu + O2 ==== 2CuO Au + O2 不反应 (致密的氧化膜-- 抗腐蚀性好) (化学性质不活泼-- 抗腐蚀性好)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活动性:镁、铝 > 铁、铜 > 金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放入打磨后的镁条、锌粒、铁片、铜片,再各加入约5ml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 镁与盐酸反应 锌与盐酸反应 铁与盐酸反应 铜与盐酸反应 金属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锌 铁 铜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Cu + HCl 不反应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活动性:镁 > 锌 > 铁 > 铜 (三)置换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归纳总结】 1.定义: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2.特点:A + BC ==== B + AC 课堂小结 1 .金属的两点化学性质  (1)金属和氧气反应  (2)金属和酸反应 2.置换反应的定义及其特点 1.学完本节课题后,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鉴别黄铜与黄金? 答:(1)在空气中加热     (2)放入稀盐酸中或稀硫酸中 2.下列四个化学反应中,哪个不是置换反应 ( ) ( C ) A.Mg + 2HCl ==== MgCl2 + H2 B.Cu + 2AgNO3 ==== 2Ag + Cu(NO3)2 C.CO + CuO ==== Cu + H2O D.H2 + CuO ==== Cu + H2O 课堂练习 C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图所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是 ( ) A.铜和硫酸钠溶液 B.铁和稀盐酸 C.锌和氯化钾溶液 D.银和稀硫酸 2.下列关于锌、铁、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均可导电 B.均可以和氧气反应 C.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 D.铁能与硫酸铜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3.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金属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 A.AgCl B.MgCl2 C.ZnSO4 D.FeSO4 4. 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X>Z>Y B.Z>Y>X C.X>Y>Z D.Z>X>Y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生成了白色固体 B.在氧气中点燃铝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了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绿色物质 6.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镁、铝、铜、银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部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 ) A.铜、银 B.镁、银 C.铝、铜 D.镁、铝 7.金属单质家庭的四兄弟甲、乙、丙、丁,不小心掉入稀盐酸池,神情如图所示: 则甲、乙、丙、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 A.甲 > 乙 > 丙 > 丁 B.乙 > 甲 > 丙 > 丁 C.甲 > 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