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03551

第11章 机械与功 章末复习提升 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日期:2025-02-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36753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6张,物理,八年级,教科,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章末复习提升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机械与功 三种功 定义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其他简单机械 轮轴 斜面 螺旋 机械对世界的影响 五要素 平衡条件 杠杆分类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计算公式 W = Fs 做功的快慢 知识结构 杠杆 滑轮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改变世界的机械 功的原理 杠杆是最简单的机械。 巩固复习 知识点1 杠杆: 1. 定义:我们把这种利用直杆或曲杆,在力的作用下绕杆上一固定点转动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 O 动力 F1 阻力 F2 动力臂L1 阻力臂 L2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杠杆的分类 特点概念 实例 省力杠杆 省力费距离 L动 > L阻 开瓶器、指甲剪、羊角锤等 费力杠杆 费力省距离 L动 < L阻 镊子、筷子等 等臂杠杆 不费力也不省距离 L动 = L阻 天平等 针对训练 例1 如图所示,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C 例2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 (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位置平衡; (2)下表是小强的实验记录,在这两组数据中,他发现实验序号为____的一组数据是错误的。经检查,结果是测量阻力臂时读错了,阻力臂的实际值应为____m;通过探究,小强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0.3 1 0.4 2 1 0.4 2 0.2 水平 1 0.6 F1L1=F2L2 例3 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 OB 可绕 O 点转动,重为 6 N 的物体 P 悬挂在杠杆的中点 A 处,拉力 F1 与杠杆成 30° 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此状态下拉力 F1 = _____N。试作出 F1 的力臂 L1。 L1 6 1. 定滑轮 (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 (3)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4)F与G物的关系:F=G物(忽略绳重和摩擦) (5)s与h距离关系:s=h 知识点2 滑轮: 2.动滑轮 (1)定义:滑轮跟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3)特点: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也费距离。 2.动滑轮 (4)F与G物的关系: (5)s与h距离关系:s = 2h ①忽略绳重和摩擦: ②忽略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 3.滑轮组 (1)定义: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 (2)特点:既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F与G物的关系: ①忽略绳重和摩擦: ②忽略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 (4)s与h距离关系:s=nh 3.滑轮组 (5)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n的判断: ①盖住定滑轮或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开,则滑轮组中承重绳子的股数,就是跟动滑轮直接接触的绳子段数。 ②绳子的绕法(奇动偶定法)。 1 2 3 n = 3 例4 如图所示,图中是一个_____滑轮,如果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F 为 10 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若 F 拉滑轮运动的速度是 1 m/s,则物体 A 移动的速度是_____。 动 5 N 绳子一端移动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 2 m/s 针对训练 例5 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 500 N 的物体 G,滑轮重 40 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 A 点所加的竖直向上的力 F 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 A. 270 N B. 360 N C. 540 N D. 720 N G总·4l=F·3l B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功 W=Fs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力的作用 显出成效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典型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做功的快慢 功率 单位: 1 W=1 J/s P=Fv 知识点3 功 功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