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05382

新疆喀什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619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疆,喀什市,2024-2025,学年,高二,学期
  • cover
喀什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高二历史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克罍。该青铜器上有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贤明和畅达,你向我进献的治国安邦的道理,我完全同意。(我)任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郡县制 2.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 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 “天下为公” D. “郡”“国”并行 3. 《大宪章》内容包括:肯定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保证教会自由;明确封臣继承时所缴费金额;没有普遍协商不得征税;罪罚相当,合法裁决前任何自由人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流放等。这些内容反映出( ) A. 《大宪章》成为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标志 B. 《大宪章》确立了教会世俗权力中心地位 C. 《大宪章》相关内容为后世法律所全部沿袭 D. 《大宪章》是王权与贵族等势力斗争的产物 4. 康有为在《答(论议院书)》一文中说:“君犹父也,民犹子也,中国之民皆如童幼婴孩,问一家之中,婴孩十数,不由父母专主之,而使童幼婴孩自主之、自学之,能成学否乎 必不能也。”康有为此举意在( ) A. 增强维新运动社会基础 B. 提高了国民的参政意识 C. 借助君权进行政治改良 D. 传播了西方的政治思想 5. 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创设并颁行考成法,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备注、交内阁查考。据其道途远近、事情缓急,“定程限,立文簿,月终注销。抚按稽迟者,部院举之;部院容隐欺蔽者,六科举之;六科不觉察,则阁臣举之。月有考,岁有稽”。这一改革( ) A. 强化了内阁行政中枢地位 B. 导致了官僚机构的重叠 C. 意在建立有效的考绩制度 D.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6. 唐代,御史在进行弹劾时首先要表明弹劾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皇帝诏令,各种律、令、格、 式,伦理道德、君臣之义;其次是列举罪状,对失职之举、违法事实做出准确交代;再次是论证定罪,对违法行为进行论证;最后是提出处置意见。这体现出( ) A. 唐代的监察比较重视证据收集 B. 御史弹劾以轻制重,规制严谨 C. 御史弹劾遵循一定的规章程序 D. 监察机构组织独立,自成系统 7. 唐代的取士制度主要有常科和制举两大系统。常科指在规定时间内考试与录取;制举由天子下诏.内外官举荐,不定期举行,内外官的举荐,可称“他荐”,他荐之外,还有自荐,亦即“自举”。据此推知,唐朝推行“制举”最有可能是为了( ) A. 促使科举制度最终完善 B. 使文官成为官员主体 C. 选拔特殊才能之人 D. 结束贵族政治历史 8. 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历任美国总统仍会受到种种压力,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酬谢其支持者,任命一些照顾性官员。有些总统往往故意保留许多肥缺,不急于补充,以此作为获得支持的筹码。这说明美国( ) A. 文官阶层逐渐抛弃中立原则 B. 政党分肥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C. 总统权力受到文官制度制约 D. 文官系统冲击分权制衡体制 9. 1897年12月,贵州学政严修上奏: “时政维新,需才日亟,请破常格,迅设专科。”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上述材料体现了( ) A. 贵州是推进新式教育改革的先驱 B. 清政府调整策略以应对近代变局 C. 清朝以“中体西用”指导教育改革 D. 废科举行新学是清政府改革之重 10. 《唐律疏议》规定:“祖父母、父母老疾无侍……及冒哀求仕者,徒一年”“祖父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