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2017年秋)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1.唐朝诗人杜牧在《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句中包含的人造光源是( )。 A.银烛 B.流萤 C.牵牛织女星 2.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同学们在树林里玩耍时,可以发现大树底下有很多个小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 A.光的色散原理 B.光的反射原理 C.光沿直线传播 3.下雨过后,夜晚在月光下我们看到路面上的水洼很亮,这是由于( )。 A.每个水洼都是一个光源 B.眼睛照射光线到水洼中 C.水洼将光线反射入我们眼睛 4.科学课上,老师拿出一样特殊的物体,让阳光透过这种物体,发现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你知道是以下哪种物体吗 ( ) A.凹透镜 B.平面镜 C.三棱镜 5.浩文同学发烧了,妈妈给他贴了退热贴,这时发生的热传递方式是( )。 A.热对流 B.热传导 C.热辐射 6.冬天取暖的方式有很多,其中热传递方式属于热对流的是( )。 A.贴暖宝宝取暖 B.暖风机取暖 C.晒太阳 7.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的传热方式( )。 A.只能一种 B.最多有两种 C.可能有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 8.冬季,用塑料薄膜和草绳把新栽树的树干包起来,主要是为了( )。 A.整齐、美观 B.防止虫害 C.减少水分蒸发,保温防寒 9.我们的家乡有许多低矮的山丘,坡度低缓顶部浑圆,推测这是( )地形。 A.盆地 B.山地 C.丘陵 10.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下列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的是( )。 A.番茄酱喷出 B.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 C.土豆泥变干、变焦 11.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充分说明了( )。 A.时间在飞速地运转 B.鱼龙生活在山地 C.地球表面在不断变化 12.在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实验操作时,短时间内我们怎么做才能较明显的观察到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 ) A.把岩石加热后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 B.让岩石在强烈的阳光下长时间暴晒 C.让岩石在潮湿的环境里慢慢变化 13.若灵同学在模拟“人造雾”的实验过程中,在量筒内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 )。 A.提高量筒内的温度 B.增加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C.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颗粒 14.我们在实验室模拟制造“霜”的时候,向杯子内的冰水中加盐,观察到杯子外壁出现了“霜”,向冰水中加盐的目的是( )。 A.使杯子内温度更低 B.使杯子内温度更高 C.使杯子内温度不变 15.关于雨和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形成雪的温度比形成雨的温度更低。 B.雨和雪都是降水。 C.雨由水蒸气变化而来,而雪不是。 16.天上的雨雪年年下,却总也下不完是因为( )。 A.水在自然界是不断循环的 B.地球上的水储存量很大 C.人们用水很节约 17.走在树林里,树枝碰到睫毛,我们会迅速闭眼,闭眼的动作属于( )。 A.刺激 B.本能反应 C.受大脑控制的反应 18.闭上眼睛,用两只铅笔尖测试自己下列部位的皮肤敏感性,发现( )皮肤的敏感性最强。 A.指尖 B.手背 C.肘关节外侧 19.下列对我们大脑描述正确的是( )。 A.大脑就是人脑的全部 B.人的大脑是淡粉色的 C.大脑表面是光滑平整的 20.下列同学的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大脑的是( )。 A.浩文同学经常熬夜玩电子游戏 B.子睿同学每天早睡早起 C.若灵同学玩滑板时戴头盔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每小题2分,共20分) 1.做早操排纵队时,如果最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而看不见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 ( ) 2、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射光。 ( ) 3.冬季,用空调使室温升高这一现象,属于热传导。 ( ) 4.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这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 ( ) 5.地震时,如果来不及跑出教室,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