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1031

1 画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57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画,教学设计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 出卷网”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识字数量和方法有限,在本课识 出卷网字教学中,可以倡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可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部件等方法认字,同时激励孩子在生活中识字,注意积累,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在会认全诗生字的基础上通读全诗内容,熟读全诗,背诵全诗,进而理解诗意,理解为什么诗歌的谜底是《画》,同时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重点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 出卷网背诵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首谜语诗,谁知道谜底?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谜语诗。 多媒体课件展示山水画,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画上画了什么? (设计意图:诵读儿歌,猜谜导入,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诗意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 (教师板书:画) 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 出卷网山水画,古代有位诗人就以《画》为题,写了一首诗,而且这首诗把“山、水、花、鸟”四个字都用上了,大家想不想读一读 (出示整首诗)把书翻到59页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 师: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结合图画想一想,你怎么猜出这个谜语的? 生 :会从人走过来,鸟不会飞走,知道这是画;从“春去花还在”,只有画上的花在春天过去了,还能盛开等。猜出这是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山水画,理解五言谜语诗的妙处所在。) 指导熟读诗句   ①自由读,找出诗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②出示生字卡片,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当小老师   ③指名认读,同桌对读。 师生对读 小组赛读   ④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较长,做上记号。 ⑤学生自由读,师生交流,正音  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读准:“远、近、春”“惊、听、声”“色”等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指导朗读。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边听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A、请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B、图和诗对照着读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三、认识字 ① 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② 记忆字形,小组讨论:你认识哪些字 是怎么认识的 这些字该怎么记   A.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启发学生发现:“还、远、近”都是半包围结构,“辶”旁,里面都是熟字。21·cn·jy·com   B.用熟字加笔画记忆“来”。   C.用熟字变形记忆“人”和“无”;区别“人”和“八”、“入”,“无”与“天”的音形义。   D.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记“看”和“惊”;认识新偏旁“忄”。   E.比较“远”和“近”、“近”和“听”的字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生字,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这种学习方法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性。)2·1·c·n·j·y 比较反义词 :有--无 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